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01.
近年来,一些淡水水体如河流、水库等暴发了以小环藻为优势种的硅藻水华,对水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探究不同营养盐水平下营养盐结构对小环藻生长的影响作用,研究了不同N/P(N与P质量浓度之比,下同)、Si/P、Si/N下小环藻培养物的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营养盐浓度范围内,随着N/P、Si/N的升高,小环藻的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增加,在N/P为30、Si/N为5.0的环境中有较好的生长潜力.小环藻在磷浓度低于0.10 mg/L的水体中,生长潜能与Si/P呈正相关,最适Si/P为100;在磷浓度为0.30 mg/L条件下,最适Si/P为50.综合对比分析,水体Si/P对小环藻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保持水体营养盐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对小环藻生长亦有明显的影响.当水体氮浓度高于6.0 mg/L、磷浓度高于0.10 mg/L时,硅是小环藻的主要限制元素,其最适浓度为15 mg/L.此外,在初始磷浓度为0.03 mg/L,氮浓度低于0.6 mg/L、硅浓度低于1.5 mg/L时,小环藻生长较为缓慢,光合活性低,因此,若实际水体营养盐浓度低于此水平,将能有效控制硅藻水华的暴发.研究显示,小环藻生长最适N/P为30、Si/N为5.0;最适Si/P与初始磷浓度有关,在磷浓度低于0.10 mg/L时,最适Si/P为100;磷浓度为0.30 mg/L时,最适Si/P为50.总体而言,小环藻生长受Si/P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177-184
文章选取中国典型通江湖泊-鄱阳湖作为研究区域,采用MIKE 21模型的粒子追踪模块,模拟复杂风场与湖泊水流模式(重力流、顶托流和倒灌流)耦合作用下,鄱阳湖重金属Cu的足迹变化。结果表明:忽略风场条件下,重力流和顶托流都驱动着重金属Cu颗粒由南向北运动,倒灌流减缓Cu颗粒的运动速度,但不会影响其最终的运动趋势,即3个时期重金属Cu颗粒均部分到达长江;风场产生的风生流会影响湖水在水平方向的流态,进而影响Cu的足迹。倒灌流受风生流影响最大,顶托流其次,重力流最不易受到影响。考虑风场时,受风场影响,顶托流和重力流主导期间,Cu粒子部分达到长江,且入江时间均大于未考虑风场条件,而倒灌流主导期间,Cu粒子最终没有进入长江。该文揭示了风场对湖泊环流和混合的重要性,通过对通江湖泊重金属足迹的研究,旨在为今后的湖泊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3.
纳米二氧化铈(CeO2)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因而会不可避免地被释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内并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其净污活性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从污水处理系统内纳米CeO2的归趋和迁移转化过程,对功能微生物表面性能、功能活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阐明了纳米CeO2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能够缓解纳米CeO2影响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措施,旨在为控制和预防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引起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4.
八种柱填料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纯化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制备的8种固相萃取柱填料(硅胶,酸化硅胶,氟罗里硅土,硅镁型载体,Al2O3,硅藻土载体545,酸性硅藻土,Al2O3+硅胶)对含有13种有机氯农药[α-HCH、β-HCH、γ-HCH和δ-HCH、o,p'-DDT、o,p'-DDE、p,p'-DDT、p,p'-DDD、p,p'-DDE、d-ES硫丹(α-endosulfan)、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六氯苯(HCB)]的污染土壤的纯化预处理技术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10%的二氯甲烷/石油醚是最佳的淋洗液,9mL该淋洗液可使硅藻土填料中的分析物得到较高的回收率;硅藻土是最经济、最优的纯化柱填料;酸性硅藻土是耐氧化有机氯农药的最优填料;其它柱填料则需要耗费更多的淋洗液才能达到较高的回收率.对红壤有机氯农药本底值的测定也证明硅藻土SPE柱的纯化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5.
活性炭固定耐冷菌对硝基苯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颗粒活性炭固定耐冷菌(Pseudomonas putida)对硝基苯降解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细菌被活性炭固定后,对硝基苯的降解能力提高.降解浓度为200mg/L的硝基苯所用时间由固定前的34h左右缩短为29.5h.浓度为400mg/L的硝基苯,对细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细菌无法生长,但固定化细菌可直接降解浓度为400mg/L的硝基苯,且降解浓度为600mg/L的硝基苯只需46h.固定化细菌可连续4次降解浓度为400mg/L以下的硝基苯,但随着次数增多,降解速率减慢.用SEM扫描200mg/L硝基苯降解末期的生物活性炭的结果表明,Pseudomonas putida菌是降解过程中唯一的细菌.  相似文献   
206.
模拟酸雨对沙柱中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模拟酸雨对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液的组分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弃线路板中组成元素(Cu、Pb、Zn、Ca、Mg和Cl) 浸出浓度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其中Cu、Pb和Zn的浸出浓度随淋溶液体积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l、Ca和Mg的浸出浓度在淋溶初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淋溶液体积的增大而减小;Cu和Pb的浸出浓度在平稳状态仍然远大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使用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浸出液中Cu、Pb和Zn 3种元素的组分存在形态表明,Pb和Zn主要以Pb2+和Zn2+为优势态,Cu在pH4.0时,主要存在形态为CuSO4(aq).  相似文献   
207.
宋文婷  陆光华 《生态环境》2008,17(1):434-438
废水中复杂的成分及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环境雌激素的风险研究造成了困难.文章介绍了用于指示环境雌激素污染的主要生物标志物以及与不同环境雌激素相应的生物转化酶,阐述了卵黄蛋白原、精子DNA损伤、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酞S-转移酶及黄素单加氧酶等的生物化学响应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真实环境的雌激素复合污染现状,筛选一系列互补、敏感、准确、高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利于揭示环境雌激素的致毒机理,并在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8.
209.
低污染水体存在C/N较低的特征,往往导致水体自净过程中反硝化碳源的不足.提出采用光能自养生物膜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的硝态氮,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能自养生物膜脱氮能力的影响,并验证了生物膜自行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及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中多糖能否成为反硝化的碳源.结果表明,采用光能自养生物膜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硝态氮具有良好的效果,光照强度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硝态氮的去除,在光暗比为12:12、水力停留时间为72 h时,1 500、3 000、4 500 lx光照强度下系统的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37.1%、56.7%、62.5%,且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硝酸盐去除速率逐渐提高;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促进光能自养生物膜系统的EPS、SMP中多糖的产生,且光暗交替时EPS、SMP中多糖浓度呈“锯齿形”变化,在有光照时浓度明显上升,而在无光照时浓度下降;光能自养生物膜系统的EPS、SMP中的多糖可作为碳源被反硝化菌利用,而且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SMP中多糖对碳源的贡献大于EPS中的多糖.  相似文献   
210.
南京近城市河流沉积物营养水平与磷形态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城市河流位于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带,其环境现状反映城市化过程对河流的影响。通过不同断面的样品研究了南京近城市河流--秦淮新河沉积物中主要营养元素与磷形态的空间分布,分析其变化特征和污染成因。研究表明,不同河段由于受人为活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营养程度差异较大。河流表层沉积物的TOC、TN和TP范围分别为307~3497 g/kg、830~2 370 mg/kg和447~3 517 mg/kg,磷的形态显示Fe P或Ca P>Org P>>Al P>DP,其中Fe P和Ca P二者之和占TP的70%以上,两者均可指示营养化程度的轻重。通过西善桥段和入江口段柱状沉积物分析表明,营养元素和磷形态垂向上均呈现明显的“沉降 降解 堆积”三段式变化,西善桥段以Fe P为优势形态,占TP的431%~505%,入江口段以Ca P为优势形态,占TP的463%~603%。通过不同河流磷含量的对比,表明秦淮新河作为近城市河流,营养水平介于一般的乡村河流与城市河流之间,并且优势形态磷空间分布带有区域性,表明长三角的城市化对近郊河流的影响是局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