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水库网箱养鱼环境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密云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库网箱养鱼对水库局部水域水质和水库出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并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对水库网箱养鱼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指出应禁止在密云水库进行网箱养鱼作业。  相似文献   
42.
城市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超英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5):54-56,80
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的控制和消除的策略与处理工艺,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处理技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饮用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水源区河流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的水质方程反演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水质一维流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水源地区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的反演模型;计算了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水源地区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并通过对实测水文水质参数的统计,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了模型各输入参数的敏感性.由于该模型所有敏感参数都可以实测获得,避免了关键参数取值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了非点源污染过程定量分析的客观性;该模型在计算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时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研究区域的水文水质监测频率计算任意时段内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结果表明,该水源区所有溪流中的氮、磷污染物负荷量都与溪流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p0.01),因此,丰水期是非点源污染物入河的集中期;对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的是溪流的流量,其次是段末浓度和背景浓度,综合降解系数和流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针对微污染海水养殖废水生物膜氨氧化工艺处理中启动时间长、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展了不同种类营养强化方式(NH_4~+-N/PO_4~(3-)-P/TOC)对生物膜工艺启动过程氨氧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污染养殖废水水质下启动生物膜反应器需要30 d度过缓滞期并于42 d获得成熟生物膜,通过增加有机物水平进一步抑制生物膜氨氧化性能,而增加NH_4~+-N负荷(2.70~25.44 mg/L)和PO_4~(3-)-P负荷(0.01~0.41 mg/L)均能有效提高氨氮去除性能和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其中,尤以提高NH_4~+-N负荷效果最佳,当NH_4~+-N负荷分别增至11.53 mg/L(C/N=0.2)和25.44 mg/L(C/N=0.4)时,反应器进入稳定期时间分别仅需12 d(反应器N3)和10 d(反应器N4)。系统稳定后调节进水负荷至养殖废水水质,各组反应器中N3氨氮去除速率最高(0.38 mg/(L·h)),且出水氨氮≤0.02 mg/L;并采用Monod方程获得N3生物膜半饱和常数Ks值(0.08 mg/L)明显低于反应器N4(3.37 mg/L)。为此,增加进水NH_4~+-N负荷至11.53 mg/L(C/N=0.2)左右启动生物膜反应器,能更加有效同步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和提升氨氮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45.
西湖底泥对水中苯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杭州西湖5 个不同采样点底泥对水中苯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初步探讨了pH和振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湖底泥中有机碳含量较高(5.66% ~11.90% ),对水中苯胺的吸附作用及其去除率与底泥的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 0.998);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及其去除率与底泥的比表面积成正相关(= 0.942).  相似文献   
46.
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源及贡献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对杭州市室内外空气中PAHs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求得PAHs总量与公共因子间的特征方程.结果表明,影响室内外空气中PAHs浓度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烹调、卫生球的挥发、吸烟及加热、汽车尾气.在吸烟者家庭中,室内吸烟是影响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对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BaP的贡献率为25.8%.  相似文献   
47.
苯及其取代物与对硝基苯胺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沉积物-水体系中苯及其单取代化合物甲苯、氯苯、硝基苯、苯酚、苯胺和苯甲酸(作为共溶质)与对硝基苯胺(作为主溶质)之间的竞争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相对浓度下,易与沉积物有机质形成氢键的共溶质竞争能力强于不易形成氢键的共溶质;共溶质对主溶质吸附的竞争效应主要发生在表面吸附部分,对分配部分影响不大;有机化合物在单溶质体系中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与其在多溶质体系中作为共溶质时的竞争能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共存有机物对毒死蜱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共存有机物对毒死蜱在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和芘对毒死蜱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有竞争作用,其中苯酚的竞争能力较大.多种有机污染物共存时,毒死蜱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仍然由分配作用决定.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能明显降低毒死蜱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降低程度与SDS浓度呈负相关,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能增加毒死蜱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增加程度与Triton X-100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溴化十四烷基吡啶增强固定土壤中萘及其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吸附平衡法,研究了溴化十四烷基吡啶(MPB)存在下,萘在4种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为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当MPB的平衡浓度(X)小于1倍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萘的表观分配系数(Kd*)随MPB加入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当X>1CMC时,增加的MPB对萘主要起胶束增溶作用,Kd*值则随MPB浓度增加而急剧下降,而后趋于缓和,1/Kd*与X呈线性关系;当X约为1CMC时,Kd*在4种土壤上达到最大值(Kd*max),分别为112.5,170.8,406.8,190.5mL/g,与MPB的饱和吸附量(Qo)成正比;Kd*max/Kd比值则分别为20.49,16.86,20.60,5.30,与土壤的foc成反比.  相似文献   
50.
稻田土壤磷淋失潜力与磷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稻田土壤磷积累对排水和渗漏液中磷浓度的影响,可为稻田磷素淋失预测提供依据.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稻田土壤Olsen-P水平与土壤溶液中磷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溶液中磷质量浓度随土壤Olsen-P水平增加而增加,其中,黏土、壤黏土和壤土的Olsen-P超过临界值(分别为84、65和53 mg·kg-1)后,土壤溶液中磷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土壤Olsen-P水平较低时,黏土、壤黏土和壤土的土壤磷素积累与排水和渗漏液中磷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较为相近,这3类土壤溶液中磷质量浓度与土壤Olsen-P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砂土溶液中无明显临界值,砂土溶液中磷质量浓度与土壤Olsen-P水平间也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同Olsen-P水平时,砂质土壤磷淋失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