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采用SBR工艺接种成熟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絮状污泥,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ZnO(ZnO NPs)对颗粒化EBPR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 mg/L)ZnO NPs可促进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作用;随着ZnO NPs浓度的增加,磷酸盐及COD去除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在厌氧释磷过程中,PAOs对ZnO NPs的毒性更为敏感;与未受ZnO NPs污染的系统相比,ZnO NPs浓度为15 mg/L条件下的释磷速率与吸磷速率分别下降了0.1 mg/(gVSS·min)和0.15 mg/(gVSS·min)。  相似文献   
22.
纽扣行业是嘉善县传统特色产业,纽扣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生产工艺传统且自动化程度低,往往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对嘉善县树脂纽扣生产企业的调查,本文分析了纽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情况,应重点关注苯乙烯废气排放控制,并总结了企业各污染物应采用的防治措施,为纽扣行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La掺杂SnO2/Ti电极电催化降解邻硝基苯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凝胶一溶胶法制备了La掺杂SnO2/Ti电极并用于邻硝基苯酚废水的电解研究.分析了电流密度、电极距离、溶液初始pH对邻硝基苯酚电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电解条件.结果表明,La/Sn(摩尔比)为0.03,热处理温度为450℃下制备的La掺杂SnO2/Ti电极对邻硝基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极距离为2 cm,溶液初始pH为6~7时,电解180 min后的邻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5.1%.利用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检测了邻硝基苯酚电解产物,并初步分析了邻硝基苯酚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24.
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旧塑料垃圾越来越多。废旧塑料若处理不当不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在废旧塑料中,塑料包装废弃物占绝大多数。文章针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如回收再生法、焚烧供热法、热解转化法等,并对这些处理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本文立足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要求,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包括污染源评价、选址要求等,并介绍了支持保障策略,希望能够为未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6.
以卟啉铁为敏化剂,P25为二氧化钛载体,采用化学吸附合成了卟啉铁敏化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Fe Pp/Ti O2。利用SEM、XRD、DRS、对复合催化剂Fe Pp/Ti O2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Fe Pp吸附于二氧化钛表面,未改变二氧化钛的形貌和晶型,卟啉铁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λ≥420 nm)有显著的吸收。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与未敏化的Ti O2相比,Fe Pp/Ti O2在可见光区(λ≥420 nm)能有效提高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3 h降解达到95.8%,并且催化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7.
水体/底泥生物基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慧华  宋晓光  吴革  谢鑫源 《环境科学》2013,34(10):3879-3887
针对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自主研发了水体生物基、底泥生物基和微动力涡轮水循环曝气系统.水体生物基对水体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3%、98.00%和54.73%;底泥生物基在投加5 d内可达到20%以上的底泥减量率,上覆水曝气可有效缓解由底泥有机质降解而引起的营养盐释放;由水体/底泥生物基相结合并辅以微动力涡轮水循环曝气系统的组合技术,在中试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水体营养盐去除及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2.0%、33.6%、23.4%,河道底泥中有机质成分由试验前的38.20%降至试验结束时的12.20%.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这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农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乃至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制约性因素,因此,就需要对水污染的不同类型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把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降至最低,这也是当前我国总的发展形式所必需的,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当前农村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和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针对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对两栖动物的毒效应问题,以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低剂量PFOA暴露对雄性黑斑蛙生殖毒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在0.001~1mg.L-1低剂量体外暴露20d条件下,PFOA能够显著诱导黑斑蛙精子发生畸形,相对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发现,除0.001mg.L-1诱导组外,0.01、0.1和1mg.L-1暴露组的血清雄性激素睾酮和雌性激素雌二醇含量分别显著降低(p<0.01,F=288.7)和上升(p<0.01,F=289.0),说明PFOA作用下黑斑蛙体内性激素水平受到改变.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的两个基因P450芳香化酶和类固醇激素合成因子(SF-1)均增强表达(0.001mg.L-1诱导组,p<0.05;0.01、0.1和1mg.L-1暴露组,p<0.01,F=140.8).全氟辛酸对两栖类动物的雄性生殖毒效应机理主要是通过介导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两个重要基因P450芳香化酶和类固醇激素合成因子,使其表达上调,从而一方面抑制睾酮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性激素雌二醇的分泌.在0.001mg.L-1的体外暴露剂量下,PFOA就能够明显诱导黑斑蛙精子产生畸形毒性及增强P450芳香化酶和SF-1基因的表达(p<0.05),因此,为保护两栖动物种群,在制订PFO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时应当考虑其下限不能低于0.001mg.L-1.  相似文献   
30.
DMF、DOP废气污染是织物涂层行业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应针对不同的涂层工艺分析废气产污特点,提出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论述选址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