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4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采煤塌陷区水污染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PSS17.0中因子分析模型对淮南市潘一矿采煤塌陷水体常规水质指标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得出4种主要的污染源,F1主要代表了氮磷肥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矿井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混合污染,方差贡献率为42.991%,F2代表了矿井水污染,方差贡献率为20.180%,F3主要代表了农村污水和矿业废水混合污染,方差贡献率为13.299%,F4主要代表了煤矸石淋溶水污染,方差贡献率为11.546%。  相似文献   
602.
为解决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下208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存在大量氧化煤的遗煤自燃预测问题,对原煤及不同程度的氧化煤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分析研究低温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根据灰色理论对自燃标志气体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原煤与氧化煤的临界温度与干裂温度相差不明显,分别在40~50 ℃与110~120 ℃之间;根据临界温度、干裂温度及其指数增长点将煤低温氧化过程分为缓慢自热(50~<90 ℃)、加速自热(90~<120 ℃)、热解裂变(120~<160 ℃)和热解加速(160~<200 ℃)4个阶段。在缓慢自热阶段以G2(0.01~<0.039)和R1(0.001 5~<0.007 7)为指标;在加速自热阶段以R1(0.007 7~<0.019 5)和G3(0.000 9~<0.003 7)为指标;在热解裂变阶段以烯烷比(0~<0.484)和G3(0.003 7~<0.037 4)为指标;在热解加速阶段以R1(0.046 8~<0.072 6)和烯烷比(0.484~<0.992)为指标气体。实验结果对采空区遗煤的自燃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03.
为了解决矿用水泥基封孔材料的抗冲击性问题,利用DTM-1000落锤冲击试验机研究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封孔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更接近于工程实际。在试验基础上初步探讨纤维素对水泥基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提升的机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泥基封孔材料的抗冲击性,利用试验研究不同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比例对封孔材料抗冲击性的影响。最终得出当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比在1.5∶1为最佳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冲击性的比例。矿用改性水泥基封孔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试验对提高水泥基封孔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4.
利用高铁酸钾处理经过改性粉煤灰混凝后的矿井水,形成改性粉煤灰和高铁酸钾联合处理矿井水工艺。研究表明,粉煤灰在使用硫酸改性前后,在投加量为50 g/L,对去除矿井水中浊度的变化是53.18~25.42 NTU,对COD_(Mn)的去除效率也由29%升高到50%;在改性粉煤灰中混入高铁酸钾5 mg/L时,矿井水中浊度和悬浮物分别降到18.3 NTU和10 mg/L,COD_(Mn)去除率为53.23%;此后,上清液中投加高铁酸钾10 mg/L时,水中的浊度由18.3 NTU降到5.1 NTU,悬浮物由10 mg/L降到3 mg/L,COD_(Mn)的总去除率也增加到68.88%。在使用该工艺进行小试时,改性粉煤灰用量为50 g/L,并在其中掺杂高铁酸钾5 mg/L,上清液再用10 mg/L的高铁酸钾处理后,出水水质都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级标准。  相似文献   
605.
程璞  张慧  程滨 《环境工程学报》2014,8(3):1099-1105
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含氮量或者有机物含量很高时,可能会造成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研究了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在人工合成的生活污水不同污染物进水C/N负荷条件下污水处理效果和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排放量,利用现场测量和碳平衡模型估算分析了可以达到最佳污水净化效果和最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污染物进水C/N负荷条件。结果显示,在进水C/N负荷为C/N=6∶1~9∶1时可以得到最佳的污染物去除率。温室气体CH4排放量较CO2排放量可以忽略不计,而在进水C/N负荷为C/N=3∶1~6∶1时可以实现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综上所述,最优的进水C/N负荷确定为C/N=6∶1,此时人工湿地可以得到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而排放较少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606.
张雷林  石必明 《安全》2021,42(5):61-65
为培养高质量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综合应用等做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主、三抓、五步"的培养模式.其中,"一主"指以培养高质量的安全类专业人才为主;"三抓"指抓专业理论知识,抓工程实践,抓综合应用能力;"五步"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企实践基地、实施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创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为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7.
吕辰  包俊  刘辉  金侃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2,48(4):30-33+92
以潘北煤矿2014年通风系统改造为例,对其通风网络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测定和解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井部分工作面存在通风风量分配不合理现象;部分巷道通风阻力较高,如1121(3)上顺槽阻力损失高达561 Pa,占系统总阻力30.8%。通过对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解算,提出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为矿井通风系统能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608.
609.
根据长荡湖地区1983—2020年共38景遥感影像中围网养殖区的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借助ENVI和ArcGIS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长荡湖的围网养殖区,分析其38 a的连续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长荡湖围网养殖经历了无围网期(1983—1986年)、增长期(1987—1999年)、巅峰期(2000—200...  相似文献   
610.
张树川  彭伟  胡祖祥  李重情 《安全》2021,42(3):47-50
为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本文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基于“六步网课教学法”理论,为《消防工程学》在线教学课堂设计了一种将课前准备和预习、课中学习和互动以及课后复习和督导融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式教学方法,同时为在线教学构建科学的课程考评体系、配置丰富的资源、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以及制定有力的课程保障措施。教学实践显示,《消防工程学》在线教学课堂的建设效果显著,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