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以具有最大比三氯乙醛生成潜能(SCHFP)的苏氨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次氯酸钠(NaClO)、二氧化氯(ClO_2)、高锰酸钾(KMnO_4)、过氧化氢(H_2O_2)、臭氧(O_3)和臭氧过氧化氢(O_3/H_2O_2)等预氧化剂对三氯乙醛(CH)生成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预氧化剂及其适宜投加量,为CH的控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去除一天CH生成量(CH1d)的预氧化方式依次为H_2O_2、ClO_2、KMnO_4和NaClO,适宜投加量分别为3、0.5、0.6和0.5mg·L-1,对CH1d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61.54%、47.63%、29.77%和10.94%;能够有效去除CH生成潜能(CHFP)的预氧化方式依次为KMnO_4、NaClO、H_2O_2和ClO_2,适宜投加量分别为0.6、0.5、3和0.5mg·L~(-1),对CHFP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1.01%、33.38%、8.36%和2.40%;O_3和O_3/H_2O_2预氧化能够使CH1d和CHFP增加,不适用于对CH的控制.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简要介绍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水环境污染成因 ,探讨了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的对策措施 ,主要有 :加快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广分散式的污水处理工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和工业结构、抓好污染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垃圾的清运和管理、治理和预防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23.
底泥性质和分布密度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竞争使其开始大规模迁移,最大迁移率为36.75%.底泥有机质在丰富颤蚓食物源,增大其迁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溶解氧浓度,导致迁移率减小,有机质含量由3.93%增加至5.90%时以迁移率增大为主,大于5.90%时则以迁移率减小为主.TN、TP可改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引起颤蚓食物组分变化,从而影响颤蚓迁移,TN和TP含量分别在3.36~5.65mg.g-1和0.95~1.87mg.g-1范围时,TN含量的增加减小了颤蚓迁移率,TP含量的增加则增大颤蚓迁移率;继续增大含量,颤蚓对TN具有一定耐受性,迁移率稳定在20%左右,对TP则表现出排斥性,含量超过1.87mg.g-1后,迁移率从42%降为0.5%.颗粒粒径对颤蚓迁移的影响主要是由颗粒中有机质含量而非粒径本身决定,粒径小于0.15mm和大于0.55mm的颗粒适宜颤蚓生存,前者有机质含量高,后者则颗粒间空隙大,颤蚓可快速通过并获取更多的食物.  相似文献   
24.
化学氧化和砂滤对净水工艺中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内均实现了对颤蚓的100%拦截.截留灭活过程中,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实现了对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砂滤可延长化学氧化接触时间,化学氧化则通过降低颤蚓的迁移能力提高了砂滤拦截效果. 通过在BAC滤池内增设石英砂垫层对仙女虫进行截留灭活,实现了对仙女虫污染的高效控制,同时避免了对BAC滤池正常吸附和降解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固定化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控制水中红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松  潘晶  赵庆良  周令 《环境科学》2004,25(5):109-111
采用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活性炭的方法固定一株对红虫具有高效毒力的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结果表明,控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0%PVA、1%海藻酸钠和20%活性炭,采用4%CaCl2的饱和硼酸溶液(pH为6.7)作为交联剂且交联时间为24h时,制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B.t.i固定化微球缓慢释放,且对红虫具有很高的毒力作用.  相似文献   
26.
对两个采用不同T型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除磷脱氮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T型氧化沟工艺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规划环评工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规划体系的复杂性,规划环评工作在实践和推广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困惑,影响了其实效的发挥.本文结合规划环评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这些困难及其根源,并根据香港已有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规划环评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应从目前的"结论控制"转变到"过程控制",并在具体工作方法和程序上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8.
关于通风消声器评价指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通风消声器的评价指标,对检测数据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评价插入损失、阻力系数和再生噪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各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实用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回喷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设备选型和功能设计。针对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控制逻辑和设备选型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30.
滤膜法检测水体中的亚硫酸还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μm滤膜过滤待检测水样,以灭菌操作把滤膜置于胰蛋白陈─亚硫酸盐─琼脂培养基上,37℃±1℃恒温20±4h或44±4h,测得亚硫酸还原菌量。平行双样检测结果,精密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