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梳理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唐山市钢铁行业为例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大气污染物高时间精度排放核算模型,进一步挖掘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模型核算的2019年唐山市17家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2019年唐山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简称“城市清单”)结果一致性较好,SO2、NOx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1 017.90、2 047.75、1 141.81 t,误差介于-0.46%~4.27%之间.(2)基于工序而言,以PM2.5为例,模型预测结果与城市清单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7.34%~10.60%之间.(3)唐山某钢铁企业2022年SO2、NOx、PM2.5月排放量受钢铁市场价格影响较大,1月和6月分别为最高和最低污染物排放月,而其日排放受行业特征影响较为平稳,小时排放可能受...  相似文献   
52.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以1995-2006年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上的关于MBR研究与应用的700多篇文献为基础,分析了与MBR构型、应用领域和研究机构等相关的文献数量分布,综述了在MBR新工艺、膜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和污水处理类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BR在污水再生利用中的应用概况,指出了未来MBR技术研究的挑战和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MBR-RO组合工艺污水回收中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2/O-MBR为预处理工艺,构建了MBR-RO组合系统并用于城市污水的直接处理与回收,考察了MBR工艺作为RO预处理的可行性,评价了RO膜的出水水质,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对RO膜的渗透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RO出水平均值为TOC<1.3 mg/L、NH 4-N<0.03 mg/L、TN<0.1 mg/L,TP未检出,电导率和浊度分别小于30μS/cm和0.12 NTU,MBR出水中的无机离子已被RO完全截留,MBR-RO系统具有很高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和脱盐能力,其出水水质可达饮用水水质标准.MBR作为RO的预处理是完全可行的,连续6个多月的运行中RO膜污染表现不严重.  相似文献   
54.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相似文献   
55.
两种工艺对污水再生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为目标物,针对北京市2个再生水厂的不同工艺,系统地考察了污水再生水中目标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并采用重组酵母雌激素活性筛检法(YES法)对再生水中雌激素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滤(UF)+臭氧(O3)氧化处理工艺可有效地去除微量有机污染物,出水中雌二醇当量浓度(EEQ)低于YES法检出范围.A2/O+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处理工艺对微量有机污染物有很高的去除能力,出水中可检测出的目标化合物较少.2种工艺均可降低再生水的环境风险,保障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6.
改良型SBR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的特点;污泥浓度、碳源数量、环境温度均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1的厌氧阶段比系统2更有效,系统2的好氧阶段比系统1更有效,系统2的全过程处理效率更高;分析认为生物相组成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个系统处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倾角和循环流量对平板型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平板倾角和循环流量对平板反应器流动特性和性能的影响 ,并讨论了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时平板型反应器的最佳倾角问题 .研究表明 ,平板上液体体积 (V)和水膜厚度 (b)与倾角 (β)、循环流量 (Q)分别存在定量关系 .入射辐射条件相同时 ,在悬浮催化剂体系中 ,平板倾角越小 ,循环流量越大 ,反应器性能越高 ;在固定催化剂体系中 ,平板反应器 (长 1m,宽 0.48m)的性能最佳时的循环流量为 500L/h、倾角为 10°,相应雷诺数为 286.无论在悬浮催化剂还是固定催化剂体系中 ,周期性地辐射能提高反应速率 .  相似文献   
58.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控制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0  
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探讨造成膜污染的原因和膜污染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膜内表面微生物的滋生和膜外表面污泥层的附着是造成本试验膜污染的重要因素.采用2% ~5% 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在线药洗可以有效地去除膜内表面滋生的微生物,使膜过滤压差下降7.7~52kPa;停止进出水,加大曝气量进行空曝气是去除膜外表面附着污泥层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膜过滤压差下降3.8~10.8kPa;采用处理出水进行反冲洗虽然有时可以使膜过滤压差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但随之会出现出水水质恶化,膜过滤压差急剧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9.
微囊藻毒素-LR完全抗原的设计及制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偶联位点、偶联剂、载体蛋白和偶联步骤等分析出发,设计了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 ,MC-LR)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在半抗原分子第7位氨基酸分子上引进1个自由的氨基;再用戊二醛2步法将此中间产物(H2N-etMC-LR)分别与BSA和OVA偶联.中间产物和偶联产物分别经固相萃取和透析纯化后,经SDS凝胶电泳、紫外扫描及生物质谱技术鉴定,结果表明MC-LR与BSA的平均偶联比能达到5以上,满足了进一步免疫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污水氯、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中水质及毒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从水质和毒性2方面比较了氯、二氧化氯消毒对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质特性方面,氯消毒对污水色度影响不大,而二氧化氯消毒明显降低了污水的色度;氯、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的DOC基本没有变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明显增加,二氧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略有降低,当二者投加量均为30mg/L时,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增加约0.7cm-1,二氧化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降低约0.05cm-1.在毒性生成方面,氯、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均随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二氧化氯消毒;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污水的遗传毒性,而二氧化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