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兰州市冬季冷锋前、后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2年12月4~13日兰州地区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此段时间内兰州市区大气污染现状和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当高空为暖高压脊控制、近地层逆温强度和厚度较大时,污染物浓度逐渐增高,并达到峰值;当有冷空气影响本地时,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由于兰州城区冬季各大气污染源排放总量的日际变化是很小的,因此冷空气活动是造成污染浓度日际变化的重要因素,空气污染浓度的变化与气象条件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旱作垅种(小麦)沟盖(玉米)地膜带田优于目前推广的沟种(小麦)垅盖(玉米)带田种植形式。在作物共生期相互调水作用更趋合理,平衡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供需矛盾,作物的生态条件更加适宜,群体结构更加协调,提高了作物的生产量,前者比后者增产90%~125%。  相似文献   
13.
几种神经网络模型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神经组织的运算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神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评价方法需要构建隶属函数、无法精确描述级别区间内的变化特征以及设计过程具有一定人为偏好的不足。本文选用BP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LVQ网络和Elman网络这4种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例研究。把国内8个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代入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进行空气质量评价,得出的结论对提高神经网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东部旱作区不同气候类型麦田水分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东部旱作地区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300mm,半干旱区为300~450mm,半湿润区为450~600mm,湿润区大于600 mm4种气候类型1989~1992年14个测站0~2m深的土壤湿度实测资料,从降水土壤水作物系统观点出发,分析研究旱作小麦的实际耗水指标和耗水特点,探讨麦田水分供需平衡,为发展旱作区小麦高产稳产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区水资源及其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的祁连山区流域水资源和出山径流量,详细地计算了河西走廊各县市绿洲的实际年水资源。从生态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了各县市绿洲和农田的生态需水量。据此,计算出基本能保持各县市自然生态平衡的绿洲和农田的适宜面积。  相似文献   
16.
旱作垅种(小麦)沟盖(玉米)地膜带田优于目前推广的沟种(小麦)垅盖(玉米)带田种植形式。在作物共生期相互调水作用更趋合理,平衡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供需矛盾,作物的生态条件更加适宜,群体结构更加协调,提高了作物的生产量,前者比后者增产90%~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