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在地面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简化传统密切值法运算,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各样本的优劣情况,尝试采用目标差值率法进行初始矩阵的规范化处理,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传统密切值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两种不同密切值法对某区域水体水质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明: 两种密切值法评价水质得出了一致的水质优劣排序,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各评价指标在量纲、数量级及指标优劣等方面的差异,计算更简便; 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客观; 改进后的密切值法评价结果中各样本的差异性放大了,对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闽江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空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闽江下游为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闽江下游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闽江下游2004年的水文情况,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定量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闽江下游不同地点处污染物到达的时间和浓度值,并对突发风险事故的影响范围、程...  相似文献   
13.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理论内涵,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低碳城市定量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对2012年福建省9个城市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已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成熟阶段,福州、泉州、漳州、宁德、莆田5个城市处于建设中期,龙岩、三明和南平3个城市尚停留在建设初期,福建省没有建设滞后的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4.
Fisher最优分割法是用离差平方和来表示同类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简便的计算步骤和作图,确定最优分类数,使同类样本间的差异最小,各类别样本间的差异最大,并用F检验法检验最优分类数的合理性。文章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的理论内涵,研究其应用于酸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漳州市沿海区域监测点为研究实例,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最优的分类情况和最优的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9个监测点用Fisher最优分割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地反映漳州市酸雨控制区的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趋势,该方法理论内涵直观、计算简便、重复性好,对环境质量监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洛阳市2005年至200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至2009年洛阳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Ⅱ级。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运用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堆肥效率,设计了一套半静态强制通风堆肥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堆肥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该堆肥系统各部件设计较为合理,堆肥实验进程顺利,升温迅速,通风、保温等系统运行良好,堆肥产品腐熟度较好,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回用为例,阐明福州市中水回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意义,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福州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是稳定、安全、充足的中水水源,回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杂用、冲洗车辆和冲厕等多种途径是切实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效率分析在制浆造纸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明生态效率的基本思想,提出资源效率、新水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4个生态效率指标的意义和具体计算方法,探讨将工业生态效率分析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制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清洁生产分析、生产方案优化设计、环保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等方面,旨在为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项目的建设和环保管理提供具体和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酸钠作为调理剂对好氧堆肥的保氮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污泥、锯末、猪粪为原料,以聚丙烯酸钠(PAAS)为调理剂,利用自制好氧堆肥反应器,研究了PAAS在污泥好氧堆肥中的保氮效果。实验显示,PAAS会提高堆体的pH水平,抑制氨氮的生成,从而减少NH3的挥发源,在PAAS对水溶性氨的吸附作用下,堆肥产品的最终氨氮水平依然得到提高;PAAS对硝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PAAS的堆体在堆肥周期内的硝氮平均增幅可达到未添加PAAS的空白堆体的4.64倍;添加PAAS的堆体在堆肥周期内全氮平均降幅只有空白堆体的52.24%。PAAS做为堆肥调理剂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保氮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学证明得出:位于有效源高为H的排气筒下风向点(x,y)处,浓度随铅直方向距离Z的变化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且(i)当H≤σz(σz为铅直扩散系数)时,Z=0为铅直方向最大浓度点;(ii)当H〉σz时,在0〈Z〈H范围内必有一点Z^*,当Z=Z^*时,铅直方向浓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