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意识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与普通对照村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在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有所成效。但两种村都还有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余地,对照村需要借鉴试点村所取得的经验成果;试点村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施环保意识教育、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62.
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下的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的监测结果,对2006年10月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灰霾天气下珠江三角洲的空气污染特征。研究表明:灰霾引起空气质量恶化,细颗粒物在可吸入颗粒物中比重上升,多项污染物发生超标,臭氧是首要污染物。时间分布上,PM2.5和O3日均值浓度出现峰值相比SO2、NO2、PM10滞后数日,各站污染物的逐时变化曲线随着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空间分布上,珠三角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其中佛山-广州-东莞一带是珠三角的污染核心区。  相似文献   
63.
湖水总磷浓度对湖泊富营养化有很好的预警作用,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能揭示湖泊营养演化历史.依据安徽省石塘湖沉积物钻孔的高分辨率硅藻研究结果,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模型,定量重建了其过去百余年来硅藻组合演替与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塘湖硅藻经历了从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优势组合(1867-1981年)向富营养属种高山直链藻(Aulacoseira alpigae)优势组合(1981年以来)的变化.1981年以前,水体ρ(总磷)为50~60μg.L-1,湖泊一直维持在中等营养水平;1981年之后水体ρ(总磷)呈现明显升高趋势(>100 μg·L-l),硅藻组合以高山直链藻占绝对优势,同时伴有喜好富营养环境的属种如极微小环藻(Cyclotella atomu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和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等的增加,标志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度养殖是硅藻种群转变和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根源.增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硅藻群落变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根据重建的硅藻-水体总磷浓度结果,提出石塘湖治理的营养物基准水体ρ(总磷)为60 μg·L-1,为该湖整治和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目标,也为当地大量类似湖泊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4.
综述了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并对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5.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正性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这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跨区域调水的生态补偿、上中下游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以及下游滞洪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等三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述三项生态补偿内容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阻滞着流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建立区域间协调机制,引导低碳产业,弥补绿色发展的短板。掌握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低碳高效发展及顺利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窗口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碳排放效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95~2017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并考虑空间因素,构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17年碳排放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年,上海、苏州和无锡的碳排放效率为1。碳排放效率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呈波动变化,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碳排放效率存在不均衡现象。(2)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明显,2005年后,空间格局变化不大,上海、苏州和无锡形成了碳排放效率高值区。碳排放效率重心主要分布在南京市,总体向西北移动。(3)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结果表明:提高技术水平是改变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和空间因素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外商投资、单位GDP能耗和生态环境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7.
山东聊城市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麦收期间以网格布点法采集了聊城市137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采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六氯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的检出率和残留量,并对土壤质量状况做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DDTs的检出率高达94.1%,其他6种有机氯农药(O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OCPs总残留量平均值为145.35μg/kg,其中DDTs占88.58%,是残留OCPs的主要成分。全部样点中BHC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最大值为0.1,土壤未受BHCs污染;95%的样点中DDTs的Pi值小于1,土壤中DDTs含量未超标,而3%的样点Pi值小于2,土壤属轻度污染,2%的样点Pi值大于2,土壤属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68.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69.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顺酐及芳香醛混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顺酐和芳香醛混合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炭体积比为1:1、顺酐与芳香醛废水体积比为4:1、混合废水pH为2.5、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曝气时间为180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大于75%。顺酐和芳香醛废水的混合相当于一种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混合,节省了微电解前调节废水pH的酸用量。  相似文献   
70.
基于GIS的上海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基于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为研究区域,对上海城市道路和公园灰尘中重金属Pb、Cr、Cu、Ni、Zn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城市灰尘重金属平均含量水平普遍较高,Pb、Cr、Cu、Ni、Zn平均含量分别为273.45、144.01、190.01、86.26、708.25 mg·kg-1,分别高出上海土壤背景值10.7、1.9、6.6、2.7、8.2倍;外环区域Pb、Zn、Ni污染严重,尤以工业区、商业区以及交通繁忙区最突出.地统计分析表明,Pb和Cu呈较弱的空间相关性,说明Pb和Cu的空间变异以人为影响为主;Zn、Cr和Ni为中等相关,说明随机性因素和结构因素对这3种元素都有较大影响;基于ArcGIS的地统计学分析工具能够较好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