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烟气多污染物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燃煤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了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在燃煤电厂现有烟气治理装置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耗。分析多污染物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图、全流程模拟和DCS集成联锁及智能化控制,并介绍了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在贵州某电厂2×660 MW机组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2.
用CTMAB(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对陶粒进行改性.实验研究了陶粒改性前后对5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美托洛尔MTP、磺胺甲噁唑SMZ、卡马西平CBZ、对氯苯氧异丁酸CA、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TMAB改性处理对陶粒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都有影响,有效吸附的孔径所占比例和陶粒表面极性升高;室温条件下,EDCs初始浓度和吸附剂浓度均为1 mg/L时,实验用改性陶粒和陶粒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基本相同,均为5 min左右;改性陶粒能提高大部分EDCs的吸附量,5种内分泌干扰物混合物一起吸附时存在竞争,其中SMZ和MTP竞争力强,CA最弱;吸附机理包括表面物理吸附和分配作用.实验研究拟为改性陶粒应用于水中痕量污染物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支撑保障饮用水处理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AIRS仪器遥感观察获得的2003至2010年CH4产品L3数据的月平均结果.分析了三峡库区CH4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将空间分辨率为1°×1°的CH4数据产品联合成20X20,选取三峡库区周边12个网格点。结果表明2003至2010年三峡库区周边区域CH4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未发现显著的年变化。不同地区cH4浓度与平均浓度的偏差均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未发现不同地区CH4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丘陵道路下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丘陵道路特征对实际行驶排放(RDE)试验中污染物排放和动力学特性校验的影响,本文利用一辆轻型汽油车,在重庆地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的4条不同道路特征的路线上各进行了两次RDE试验.结果表明:CO2与道路坡度呈显著线性相关,坡度每增加1%,CO2排放因子平均增加22.4%,CO和PN则与道路坡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NOx与坡度无明显相关性.从移动平均窗口层面对比考虑坡度的VSPpos[95](路段中正比功率升序排列的第95个百分位值)和不考虑坡度的v·apos[95](速度与正加速乘积升序排列的第95个百分位值)与PN的关系,发现窗口VSPpos[95]和v·apos[95]与PN的二次拟合R2平均值分别为0.93和0.72,当窗口累计正海拔增量大于600 m/100 km时,VSPpos[95]与PN的相关性明显优于v·apos[95],建议在累计正海拔增量大于600 m/100 km的...  相似文献   
25.
总结了国内在脱硝、脱硫、深度除尘等方面的主要超低排放控制技术,结合300 MW、600 MW、1 0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案例,分析了影响超低排放控制工艺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因素。结果表明:设备购置费是控制投资成本的关键因素;运行成本主要由设备维护费、人工成本、消耗性指标构成,消耗性指标的占比最大;随着发电装备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脱硝、脱硫项目单位污染物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大幅下降,但投资成本却随着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及人力成本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26.
寻求湿度系数与风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央气象局编制的《湿度查算表》和GB699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与搜索法寻求湿度系数A与风速V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湿度系数A适用风速V的参照表,这对提高相对湿度的测量准确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7.
三峡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域制图及其研究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通过遴选影响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关键因子,获得了3大类8小类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对这些典型区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土壤类型是导致不同典型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在库区内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的相关研究区进行了典型性分布现状评价,研究认为:(1)目前针对“紫色土-旱地-林地-水田”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的研究区设置较完善,在整个库区中的分布格局也较合理,有利于相关研究成果在该区推广应用;(2)对“黄壤-旱地-林地”典型区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整个库区尺度下的应用需求,需加强对库区中部和库尾相关区域的研究区配置;(3)由于对“石灰(岩)土-林地”典型区的研究缺失,亟需开展该区内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研究获得的不同类型典型区分布图可为相关研究区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此外,研究虽只是针对农田面源污染开展了典型区制图分析,但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在必要数据支持下,可应用于三峡库区或其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典型区制图研究  相似文献   
28.
以堇青石和二氧化钛为载体脱硝催化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堇青石和锐钛型二氧化钛为载体,以偏钨酸氨为WO3(助剂)的前驱体,以偏钒酸铵为V2O5(活性组分)的前驱体,通过混合、挤出、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备出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采用N2-吸附仪(BET)、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模拟烟气活性分析装置和磨损装置,再通过催化剂样品的吸水率和收缩率对比分析。考察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耐磨损性能、脱硝活性及其吸水率和收缩率变化。结果表明,以10%堇青石和二氧化钛为载体制备出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晶相结构以堇青石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为主,其磨损率低,吸水率和收缩率变化小,脱硝率在80%以上时,与商业催化剂相比,反应温度窗口从300~400℃拓宽为250~460℃。  相似文献   
29.
以重庆市某铅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选用多种稳定化药剂对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着重探讨了不同单一药剂与复配药剂对土壤铅浸出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MSP)、磷酸氢二钠、磷酸钠和石灰4种无机药剂中MSP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最佳,且磷酸盐类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整体上优于石灰;MSP与少量有机药剂腐殖酸复配施用的稳定化修复效果优于单独施加MSP;在MSP投加比(与土壤的质量比)为5%、腐殖酸投加比为2%、养护时间为7 d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土壤中铅的浸出浓度由41.70 mg/L降至0.16 mg/L,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规定的0.25 mg/L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30.
对好氧条件下挂膜过程的溶解氧(DO)及pH信号进行监测分析,考察DO及pH信号与好氧挂膜过程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7d能完成好氧挂膜的快速启动,启动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出水效果逐渐变好,COD去除率从第1天的55%提高到第7天的83%,这一结论可以从溶解氧(DO)的跃迁点信号及pH的平顺点信号从240min(DAY1)缩短到210min(DAY3)最后缩短至稳定状态的180min(DAY7)来间接印证。也就是说,DO及pH的在线信号可以用来表征好氧挂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