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湘东南汝城盆地基性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汝城盆地基性岩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 ,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玄武岩全岩K Ar年龄为 12 8.4± 4 .2Ma ,辉绿岩全岩K Ar年龄为 112 .1± 3.2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火山岩系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 ,其形成以部分熔融方式为主。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的富集和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比值反映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 ,具有富集型地幔岩浆源区特征。岩浆源区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和来自消减残留板片析出流体或熔体交代的改造作用。汝城盆地基性岩形成于陆内拉张带 (初始裂谷 )构造环境 ,其强烈拉张时期与华南南岭地区的主要拉张时期 (12 0Ma)相对应。  相似文献   
62.
不同强度冷应激下仔猪淋巴细胞HSP70 mRNA的转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仔猪血液淋巴细胞HSP70 mRNA的转录量,探讨不同冷应激强度对淋巴细胞HSP70 mRNA转录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在-10~-4℃冷暴露0.5h,淋巴细胞HSP70 mRNA的转录量迅速升高(P<0.05),并一直保持高水平至6h(P<0.05),随后下降,冷暴露结束后24h恢复正常.在4~10℃冷暴露前后,淋巴细胞HSP70 mRNA转录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提示,冷暴露温度越低,淋巴细胞中HSP70 mRNA转录越迅速,但冷暴露结束进入常温后HSP70 mRNA转录水平再次升高的时间延后;HSP70 mRNA转录呈现规律性变化,可以考虑把HSP70 mRNA优先作为评估不同冷应激的客观指标.表1图1参14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急性冷应激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本试验将18头45 d"约克夏"仔猪随机分成常温对照组(Control,C)、冷暴露组(Cold exposure,CE)和冷暴露并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组(Cold exposure+RU486,CER).常温组在18~20 ℃、冷暴露各组在4~8℃环境下分栏饲养.冷暴露时间持续12 h,在冷暴露开始后的第0、1、3、6、9、12 h六个时间点对18头仔猪采血并分离血浆,分别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血浆样品的IL-2和IL-6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样品的ACTH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单纯冷暴露组IL-2水平和IL-6水平在冷暴露6 h时明显升高(P<0.01),ACTH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而Cortisol水平仅在冷暴露3 h时明显升高(P<0.01),IL-2与IL-6的水平呈强相关(r=0.959 5),ACTH与IL-2的水平呈巾等强度负相关(r=-0.435 9)、与IL-6的水平呈弱的负相关,皮质醇与IL-2的水平呈弱的负相关、与IL-6的水平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447 8);受体阻断组IL-2在冷暴露6h、9 h和12 h时均明显升高(P<0.01),IL-6在冷暴露6 h明显升高(P<0.01),ACTH在冷暴露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IL-2和IL-6水平呈中等相关(r=0.416 1),ACTH与IL-2、IL-6的水平均呈强负相关(r=-0.676 5/-0.717 4),皮质醇与IL-2、IL-6均呈弱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急性冷暴露能使IL-2、IL-6及皮质醇的分泌增强,且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会导致IL-2和IL-6之间以及ACTH与IL-2/IL-6之间的相关性改变.图1参21  相似文献   
64.
解淀粉乳酸细菌在厨余垃圾乳酸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水解淀粉乳酸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生产乳酸的强化作用.从厌氧发酵的厨余垃圾中分离到6株水解淀粉的乳酸细菌,其中菌株FH164具有最高的淀粉降解率和乳酸产量.在pH5.5~6.0条件下,经48h发酵,菌株FH164从40.50g·L-1的可溶性淀粉产生32.67g·L-1的乳酸.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将菌株FH164鉴定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细菌.接种菌株FH164可强化厨余垃圾的乳酸发酵,采用垃圾不灭菌的开放式发酵,菌株FH164可得到28.23g·L-1的乳酸,比自然发酵(不接种的对照)的乳酸浓度高19.2%.  相似文献   
65.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还需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效率,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6.
吉林省冰雹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晓明  倪惠  周淑香 《灾害学》1999,14(3):50-54
利用吉林省53 个气象站1960~1996 年的冰雹资料, 对其冰雹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地理分布差异以及冰雹直径、路径、强度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 旨在为此类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67.
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讨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同时初步查明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1)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说明伴随粒径变小,颗粒物中硫的来源趋向简单,硫越来越多地由气相硫转化而来。(2)春季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34S值有低于夏季的趋势。这反映出,燃煤排放的SO2通量与生物源硫化物通量在时间上的消长关系是控制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超声与碱预处理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有机质剩余污泥(VSS/SS为0.42)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与碱(NaOH和CaO)预处理对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加碱和未加碱时污泥上清液中pH值、ORP(氧化还原电位)、SCOD、TP和NH3-N等随超声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处理30~120 min范围内,超声加碱处理可使污泥上清液中ORP明显下降;超声加碱处理可明显提高污泥上清液中的SCOD释放量,且加NaOH比加CaO更为明显;NaOH加超声处理可促进污泥中TP的释放,但CaO加超声处理则与此相反;无论是否加碱,超声处理对污泥上清液中NH3-N释放影响较小;超声加碱处理剩余污泥可明显改善污泥絮体,使其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