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废水处理的效果.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膜污染.在充分研究膜污染的原因和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膜生物反应器类型,对料液进行预处理以及优化膜分离的操作条件来预防污染的形成.另外,膜的定期清洗和再生也是减轻膜污染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膜污染,使膜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以便使其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硫酸镁对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旋流板塔为吸收器,探讨了硫酸镁对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过程浆液pH值、脱硫率及石灰石利用率等的影响。实验表明,硫酸镁能促进石灰石等的溶解,延缓浆液pH值的下降,有效提高脱硫率。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了过程机理,计算对比了不同深度硫酸镁强化下石灰石的利用率随pH值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脱硫率和石灰石利用率等因素,确定适宜的pH值操作范围为5-6.  相似文献   
33.
基于液相催化氧化原理,以煤浆做洗涤介质进行烟气脱硫。此法起催化作用的Fe2+/Fe3+离子通过SO2、O2和煤中的黄铁矿作用而现场产生。实验过程控制模拟烟气中的SO2摩尔分率和O2浓度范围分别为760×10-6 ̄3200×10-6和3% ̄20%。实验表明,反应温度约在40℃以上时,脱硫率即达90%以上。二氧化硫浓度增大,脱硫率呈下降趋势,与石灰/石灰石脱硫过程类似。在实验范围内,pH值和氧气浓度对脱硫率基本没有影响,实际烟气中的O2浓度完全满足催化氧化反应的需要。随烟气脱硫过程的进行,脱硫浆液中的总铁含量不断增加,说明煤中黄铁矿被不断浸出,故此法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同时也降低了煤中的黄铁矿硫。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两株异养硝化菌qy18和gs2的脱氮特性和耐盐范围。筛选出一株耐盐异养硝化菌qy18和一株中度嗜盐异养硝化菌gs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 onas)和盐单胞菌属(Halom onas)。在48 h内菌株qy18和菌株gs2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98.51%和96.10%,TN去除率分别为83.57%和81.46%,COD去除率分别为54.13%和45.0%,两株菌可以同时利用有机碳源和NH4-N为底物进行硝化反应和同步脱氮。两株菌的最大NH4-N去除速率分别为5.79 mg/(L.h)和5.50 mg/(L.h),高于目前已报道的异养硝化菌的NH4-N去除速率。培养期间没有检测到NO3-N,NO2-N最大积累量分别为0.02 mg/L和3.79 mg/L,推测菌株qy18具有特殊的NH4-N代谢模式。两株菌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为0%~4%和2%~10%。同时发现了在盐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NH4-N去除所受盐度的抑制要早于菌体生长所受盐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35.
MBR与A/O工艺处理低温高盐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MBR和A/O工艺对高盐废水(50%海水)进行处理效果试验研究,比较了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MBR与A/O工艺经过长期驯化能够稳定运行且获得较高的去除率;随温度从25qC降低到15℃、9℃、5℃时,MBR工艺的COD去除率从81.6%变化到79%、81.1%、82.7%,A/O工艺的COD去除率从67.9%变化到66.6%、65.5%、78.4%。MBR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5%变化到68.3%、57.8%、54.6%,A/O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0.4%变化到55.9%、49.2%、48.9%,可见COD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要比氨氮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之后,去除效果逐渐变好,并且MBR工艺比A/O工艺受温度变化的冲击要小,处理效果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6.
三种抗生素对几种海洋微藻叶绿素a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Cm)、遗传霉素 (geneticin G418)、青霉素 (penicillin)对三种常见海洋饵料微藻: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Beij. ) ,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 8701.) 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Ehr.)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低于100 mg/L的氯霉素对小球藻和金藻8701叶绿素a含量影响较小(P>0.05);氯霉素浓度大于50 mg/L时,小新月菱形藻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P<0.05) .(2) 不同浓度的G418均明显抑制三种微藻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3) 低于100 mg/L的青霉素能够促进三种藻叶绿素a的增加,相对增长率随青霉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三种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可为微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青岛近海沉积物PCBs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及贝类污染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13C同位素内标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青岛胶州湾内外8个表层沉积物,1个沉积物柱状岩心和2个贝类样品中包括14种共平面PCBs在内的50种PCBs同系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CBs化合物.讨论了PCBs的分布特征.表层样品以胶州湾东岸的含量最高,从北岸、西岸、胶州湾口及胶州湾外PCBs含量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总PCBs含量在0.65~32.9ng/g dw. PCBs总含量落在国内外海洋近岸表层沉积物含量范围的中值区.表明污染来源有城市污水排放及大气来源2种,而不属于工业污染类型.多氯联苯主要以低氯取代PCBs为主,大部分高氯取代PCBs的含量低于检出限.柱状样中共平面PCBs的含量及毒性当量浓度总的垂直变化趋势是从1951年到现在逐渐减少.贝类样品的总PCBs含量为4.9~8.4ng/g dw,属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8.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胶州湾沉积物中23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AHs的总含量范围为82~4567ng/g。PAHs总量在表层沉积物中总趋势是东部高于西部,以东岸附近处最大,远离东岸浓度降低,在胶州湾人海口处最低。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1)绝大部分污染源集中在胶州湾东岸;(2)胶州湾的环流系统使东部的污染物很难向西部扩散;(3)沉积物粒度及有机质含量对PAHs含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P/A、PL/PY比值、PAHs环数以及烷基化PAHs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几乎全部由人类活动产生,来源为煤炭、木材燃烧、石油类高温裂解及油类污染。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判定为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9.
以石灰石和石灰为脱硫剂的镁强化FGD过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文寿  谭天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01-1003,1016
目前石灰石和石灰仍是湿式烟气脱硫(FGD)的2种主要脱硫剂。因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其利用率和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亦有差异。为了分析这种差异,依据旋流板塔镁强化石灰石/石灰FGD实验结果,研究得出了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变化的拟合方程,计算了不同浆液pH值下石灰石和石灰的利用率,对比分析了相关方程的导数。结果表明,镁强化石灰FGD过程的脱硫率因入口气体SO2浓度的增大而下降的幅度小于镁强化石灰石的过程;在设备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为实现高效净化,镁强化石灰石FGD过程的操作液气比大于镁强化石灰的过程;石灰的利用率随浆液pH值的降低而提高的幅度较小,而在保证脱硫率的前提下,降低操作pH值则可有效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
中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激励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偏低、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各种问题.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起提供和保护环境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行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作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