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张伟  姬亚芹  张军  张蕾  王伟  王士宝 《环境科学》2017,38(12):4951-4957
为了解辽宁省典型城市道路扬尘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特征及其来源,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采集了鞍山市和盘锦市道路扬尘样品,利用再悬浮采样器将其悬浮到滤膜上,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分别用相关分析法和比值法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用主成分法初步解析了其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盘锦市和鞍山市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分别占道路扬尘PM_(2.5)的5.83%±3.34%和5.84%±1.15%.盘锦市NH_4~+与SO_4~(2-)和NO_3~-的结合方式主要为(NH_4)2SO_4和NH_4NO_3,鞍山市NH_4~+与SO_4~(2-)和NO_3~-的主要结合方式为NH_4HSO_4和NH_4NO_3.盘锦市和鞍山市道路扬尘PM_(2.5)中NO_3~-/SO_4~(2-)的均值分别为0.52±0.55和0.46±0.13,表明固定源(燃煤)对其道路扬尘PM_(2.5)的影响较显著.盘锦市道路扬尘PM_(2.5)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源、海盐粒子、建筑水泥尘和机动车尾气;鞍山市道路扬尘PM_(2.5)主要来源于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海盐粒子和钢铁冶炼尘.  相似文献   
92.
2004年辽宁地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气溶胶指数资料和污染物监测资料,从气候背景和环流形势入手,着重探讨了2004年4月14-16日辽宁地区的一次典型沙尘天气过程的形成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春季我国北方的气候背景为春季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此次过程中,高空大槽引导极地强冷空气南下,配合低层强大的蒙古气旋构成了东北地区沙尘过程的典型天气环流形势.在起沙的动力机制方面,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加速了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加速了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置所触发的强烈上升运动构成此次沙尘过程的主要动力机制.螺旋度上负下正的垂直分布是此次沙尘过程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这是由于这种垂直结构对于沙尘过程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而言,构成了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深厚上升区,这种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十分有利于沙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利用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中O3自动监测分析仪,对2007年2月-2008年2月鞍山深沟寺地区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利用连续监测的数据,研究了空气中臭氧全年总体分布、季节变化、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地区φ(O3)全年平均值为0.068mg/m^3,φ(O3)月均值在春末夏初季节出现达到最大值,在11月一次年1月出现低值,说明鞍山地区夏季臭氧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φ(O3)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春末夏初随日照时间加长而增高,最大月均值和最大日均值均出现在此时期,冬季随日照时间的减短而降低。  相似文献   
94.
依据清洁生产原则,从原料和产品、工艺和设备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对油炉法炭黑生产进行了清洁生产分析,提出了其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5.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静态顶空前处理技术处理土壤,用具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来测定土壤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在一定的静态顶空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下,本研究确定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的检出限,并取得了满意的线性回归方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处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减少土壤中待测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提高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其定性和定量结果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6.
采用GC-ECD标准曲线法测定大气中17种有机氯农药,采用索氏提取、旋转蒸发仪和氮吹仪浓缩前处理方法,测定空白加标精密度、准确度,样品加标精密度、准确度和方法检出限,结果表明大气中空白加标精密度、准确度分别在7.4~19.5%和81.7~114%之间,检出限在0.06~0.23 ng/m3之间。  相似文献   
97.
用尿中1-羟基芘评价人体暴露PAHs的肺癌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并分析了100名不吸烟成人24h呼吸的空气样品和尿液样品,建立了人尿中1-羟基芘(1-OH-Py)浓度与苯并(a)芘(BaP)、芘(Py)等14种多环芳烃(PAHs)呼吸暴露浓度的定量关系.参考现有关于BaP空气污染浓度与肺癌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推导出用尿中1-OH-Py预测人体呼吸暴露PAHs的肺癌风险模型.用建立的模型对100名受试者进行了肺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一般人群BaP暴露的肺癌风险约为11/10万,焦炉工人约为160/10万;若同时考虑14种PAHs的BaP当量毒性,则其相应肺癌风险要高出约0.5倍.一般人群的尿中1-OH-Py的生物暴露限值为0.11μmol/mol肌酐,焦炉工人为1.90μmol/mol肌酐.  相似文献   
98.
焦炉工人PAHs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个体采样器对100名受试者进行了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态样品的24h跟踪采集,并通过梯度洗脱一反相HPLC/可编程序荧光检测法定量分析了样品中14种多环芳烃。结果表明,不同受试人员多环芳烃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焦炉工人受多环芳烃中BaP空气日均暴露浓度为0.5μg/m^3~1.7μg/m^3,炼纲厂工作人员和清洁区办公人员的BaP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分别为0.02μg/m^3和0.01μg/m^3。不同受试人员多环芳烃空气日均暴露在PM10及气相中的分配比例也略有不同,焦炉工人的BaP空气日均暴露浓度有近99%来自PM10,一般人群为93%左右。指出2环、3环多环芳烃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4环至6环多环芳烃主要分布在PM10中。  相似文献   
99.
土壤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东北某钢铁厂土壤中15种酞酸酯类化舍物(PAEs).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种酞酸酯分离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8%~121%,精密度RSD(n=5)在8.3%~13.9%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1~0.09mg/kg.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