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为验证大气中SO2的浓度对气态H2O2自动荧光法监测的影响,设置了SO2与H2O2在自动荧光过氧化氢分析仪中的反应实验;同时,利用SO2和H2O2的反应速率公式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仪器的监测结果基本相符.证明了在大气SO2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气态SO2对H2O2的自动荧光法测定确实会有显著影响,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可对在线监测的H2O2浓度数据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62.
有害废物堆肥技术及堆肥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宇煊  马瑛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78-480
介绍了现代堆肥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近年在堆肥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除去在堆肥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学过程及生物因子外,非生物因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影响微生物活性和对堆肥反应速率起作用的非生物因子有温度,水分含量,通风供氧,pH毒物初始浓度,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等。  相似文献   
63.
珠江口沉积物中痕量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相关系数和主成份分析 ,选择铁和铝作为沉积物中痕量金属浓度的均一化元素 .沉积层面中金属浓度超过线性基线模型的 95 %预测上限被视为富集 .结果表明 ,珠江口沉积物中金属富集主要出现在西部浅水区和东侧航道 ,明显受河口水动力条件和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 .富集层面中痕量金属大部分结合在相对稳定的地球化学相上 ,生物可给性较低 .痕量金属富集的空间分布表明铜和锌主要来自点源排放 ,铅则表现出非点源特征 .  相似文献   
6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粘土和壤土为材料,研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年的渗滤液浇灌后,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积效应;渗滤液浇灌后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以用50%的渗滤涂稀释液浇灌处理为最高,种植植物(狗牙根)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变化与此相似,但粘土经渗滤液浇灌后酶活性增强增大,除了原液烧灌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α=0.05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酶活性均在α=0.01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壤土除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α=0.01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多在α=0.05水平下表现出与对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5.
广州市夏、冬季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4年7月2日至8月13日和2004年11月29日至2005年1月6日分别在广州市3种类型区域(一般城市区域、道路旁、工业源附近)9个居民住宅的室内和室外同步采集了PM2.5颗粒.采用标准称重法测定PM2.5质量浓度,得到广州市夏季住宅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7.7、74.5 μg/m3,冬季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9.9、123.7 μg/m3.广州市PM2.5平均质量浓度,与美国PM2.5标准相比,与国内PM10标准基础上假设的PM2.5限值相比,与其他一些国内、亚洲和欧美城市的文献记录相比,结果均显示广州市PM2.5处于相当严重污染状态.广州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PM2.5室内质量浓度并不总是低于室外质量浓度,反映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提高专科医师对舍格伦综合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是以下颌下腺病变为首发症状的SS。结论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68.
长江三角洲区域表土中多环芳烃的近期分布与来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采集长江三角洲区域11个地市范围内的243个样点的表层土壤样品,针对29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浓度的空间分布模式、组分谱特征以及初步排放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总PAHs浓度范围在21.0~3 578.5 ng·g~(-1),算术均值310.6 ng·g~(-1),标准偏差459.1 ng·g~(-1).区域PAHs浓度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此外,表土PAHs浓度与表土总有机碳分数TOC呈现正相关.研究涉及的11个地市中,表土PAHs浓度的高值主要集中在苏州辖区,可达759.0 ng·g~(-1)±1 132.9 ng·g~(-1);而无锡(565.3 ng·g~(-1)±705.5 ng·g~(-1))、上海(349.4 ng·g~(-1)±220.1 ng·g~(-1))两市表土的PAHs平均含量仅次于苏州.全区域表土中PAHs组分以2~4环的中、低环组分为主,其中低环比例最高.利用特征比值与主成分分析,可初步判断长江三角洲地区表土中PAHs的近期主要排放源为混合源,即工业燃煤和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同时,局部区域还涉及交通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69.
冬小麦产量高低及稳定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等重要。鉴于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显著,有必要从高产—稳产关联特征入手,探究全面提升冬小麦产量及稳定性的途径。基于598个县1985—2014年的单产数据,分析了冬小麦高产与稳产关联性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气象、物候观测、农业生产要素等数据,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揭示了冬小麦高产—稳产关联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1)冬小麦产量随时间不断提高的同时稳定性也增强,高产性和稳产性均呈东北向西南降低的特征。(2)冬小麦高产与稳产、低产与不稳产密切关联,在研究区占据主导地位,且这两种关联类型的分布区域相对稳定,空间聚集性强。(3)灌溉条件是促进冬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具备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区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均比较适合冬小麦生产,但不同物候期气象要素的波动对高产和稳产均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划定冬小麦优质产区和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森林和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源铅在6种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森林土壤中微生物酶活性总体较耕地土壤高。(2)在连续培养56d后,森林土壤中除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外其余4种酶活性与铅外源添加量和有效态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外源铅污染促进了林地中C和P的矿化循环过程;耕地土中酸性磷酸酶(ACP)、β-葡萄糖苷酶、LAP活性与铅外源添加量和有效态铅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铅质量浓度≥250mg/kg时ACP基本失活,铅质量浓度达1 000mg/kg时,LAP抑制率为95.8%,外源铅污染抑制了耕地中养分元素的矿化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