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大冶矿区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大冶铜绿山、铜山口矿区和非矿区的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并进一步分析了蔬菜重金属暴露接触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区附近蔬菜地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上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Cu和Cd的污染.非矿区蔬菜地土壤受到重金属的中度污染,主要是Cd污染.矿区蔬菜中Pb和Cd的含量均超过中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非矿区部分蔬菜中Pb和Cd的含量超标.矿区居民食用各种蔬菜均会产生Pb和Cd的健康风险.青少年儿童食用蔬菜比成年人更易受到重金属的危害.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汾渭平原冬季雾-霾事件频发,节假日期间尤为明显,除燃煤和工业排放外,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也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因素.2019年2月春节期间对汾渭平原临汾站点的空气质量进行观测.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2.5中的13种元素(Li、Be、Ti、Rb、Sc、Y、La、Ce、Zr、V、Tl、U和Sn)进行分析测定,并结合站点的气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和后向轨迹等方法,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与潜在源区贡献.结果表明,观测期间SO2的平均浓度为58.39 μg ·m-3,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4 h一级平均质量浓度限值(50μg ·m-3),O3、NO2和CO的均值浓度分别为52.15 μg ·m-3、29.02 μg ·m-3和2.29 mg ·m-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a、Ce、Ti、V、Li、Be、Rb、Y、U、Sc和Zr主要受地壳土壤源影响.气态污染物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SO2是主要污染物,主要受当地燃煤排放的影响,而高浓度的NO2和CO主要由城区向观测站点扩散造成.受汾渭平原盆地地形的影响,沿汾渭平原传输的气团一直存在,表明当地的地形可能会限制污染物扩散,加剧雾-霾现象.土壤源的潜在源区分析(PSCF)表明:受季风气候影响,陕西北部、甘肃南部和宁夏南部对站点的土壤扬尘源有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5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132-139
文章以大冶市周围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淋滤装置,研究酸性降雨淋滤土壤的过程中,不同层位土壤中铜(Cu)、铅(Pb)和镉(Cd)的释放规律及形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模拟pH为4.5及5.5酸性降雨淋滤过程中,Cu和Cd的释放都经历了快速及缓慢释放2个阶段,当pH为4.5时,Cu、Cd、Pb的最大释放浓度分别为0.32、0.30、4.61 mg/L;而当pH为5.5时,Cu、Cd、Pb的最大释放浓度分别为0.26、0.26、1.17 mg/L。说明Pb在土壤中的释放受p H的影响程度大于Cu和Cd。经历淋滤后,不同层位中重金属的含量也表明,受酸性降雨入渗影响,重金属垂向迁移距离为0~20 cm。重金属形态特征显示残渣态和可还原态表现为下降,酸可提取态和可氧化态呈现上升。利用Hydrus-1D模型进行酸雨淋滤数值模拟,结果发现Cd迁移浓度值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在趋势上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可验证。淋滤液中Pb及Cd浓度均超过中国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限值,说明在酸性降雨作用下大冶市农用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可能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4.
黄石市夏季昼间大气PM10与PM2.5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7月,对黄石市城区夏季昼间大气颗粒物PM10与PM2.5样品进行采集,并用热/光反射法(TOR)分析其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结果显示,新老城区PM10中OC平均含量分别为14.60μg·m-3和18.70μg·m-3,EC平均含量分别为4.70μg·m-3和11.02μg·m-3;PM2.5中OC平均含量分别为11.89μg·m-3和13.66μg·m-3,EC平均含量分别为2.28μg·m-3和4.96μg·m-3.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昼间黄石市新老城区大气PM10与PM2.5中碳组分浓度变化趋势相同,且老城区大气PM10、PM2.5中的OC和EC含量普遍要比新城区高,且PM10中OC、EC在总碳(TC)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在PM2.5中,说明黄石市老城区碳污染状况较新城区要严重,其夏季昼间大气粗颗粒物中碳的含量更高.通过对OC/EC及8个碳组分进行探讨,发现黄石市大气颗粒物中OC易形成二次污染,而EC排放以烟炱为主,夏季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黄石碳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生物质燃烧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溶解氧(DO)的方法,在水样中加入MnSO4和甲醛肟溶液,在pH为10.0~11.0的碱性溶液中,锰(Ⅱ)被溶解氧氧化为锰(Ⅳ),与甲醛肟生成棕色络合物,在波长λ=450nm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确定锰(Ⅳ)的含量,通过公式间接求得溶解氧的含量,DO的测定范围为0.6~12mg/L,此法对各种DO样品的测定结果与DO仪的结果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56.
SBR法处理城镇污水中DO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BR装置以不同曝气量处理城镇污水,寻求SBR在运行过程中的最佳DO范围。进水温度为20±5℃,pH为7±0.5,设置SBR的运行参数为瞬时进水、搅拌30 min、曝气240 min、沉淀60 min、排水30 min,在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前提下,控制不同的曝气量,分析曝气池中DO浓度对污水中COD、总磷、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高的DO不能缩短采用SBR进行回用处理的时间,曝气段DO为0.8~1.5mg/L时比DO在2.5~4.5 mg/L运行更稳定,这有利于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7.
新型絮凝剂含硼聚硅铝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向聚硅酸中引入Al3+、Fe3+、B,制得稳定性更好的高效絮凝剂含硼聚硅铝铁(PFASB)。通过实验得到其最佳配比为:n(B)/n(Si)=0.16、n(Fe)/n(Al)=0.5 、n(Al+Fe)/n(Si)=1。对造纸废水和焦化废水进行混凝实验表明,PFASB的除浊、除COD的能力均优于聚合铝、聚合铝铁和聚硅铝铁,而且矾花产生迅速,矾花粗大密实,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实验还考察了絮凝剂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B、铝及其水解产物、铁及其水解产物和聚硅酸等多种组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形成了尺度更大的聚集单元。PFASB的这种特殊结构是其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混凝性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8.
以华中地区阳新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光反射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水稻土、红壤、潮土)中黑碳、焦炭、烟炱含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黑碳、焦炭和烟炱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黑碳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黑碳、焦炭和烟炱含量变幅较大,分别为0.17—3.18 g?kg~(~(-1)),0.03—2.37 g?kg~(-1)和0.09—1.50 g?kg~(-1),平均值分别为0.85 g?kg~(-1),0.45 g?kg~(-1)和0.40 g?kg~(-1)。不同类型土壤中黑碳、焦炭、烟炱含量的大小顺序是:水稻土红壤潮土。黑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在1.45%—26.43%,平均值为6.7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黑碳含量与有机碳、焦炭和烟炱含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焦炭/烟炱比值分析结果推测农田土壤中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如工业燃煤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59.
环境介质中挥发酚的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酚是一类重要环境优先污染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文章综述挥发酚的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等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展望挥发酚监测技术的研究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60.
概述了绿色小区建立中水回用系统的紧迫性、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绿色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从小区中水系统规划、原水收集、工艺确定、设备选型以及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房地产商开发绿色小区提供了中水回用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