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629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71.
为了研究某发动机充液和空载2种工况下贮箱的振动特性,利用流固耦合理论计算了2种工况下贮箱的模态和频率响应。结果表明:在充液工况下,各阶湿模态频率是空载时候干模态的0.5倍;在5—800Hz的激振条件下,空载工况下贮箱在第4阶模态处与外界振动激励发生共振;充液工况下贮箱在第3阶模态处与外界振动激励发生共振,空载状态下贮箱的频率响应的位移最大值为1×10mm,充液状态下贮箱频率响应的位移最大值为1×10^-57mm;充液使贮箱振幅减小,但使贮箱更容易与外界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87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修造船厂排放的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船体涂装操作,尤其是室外涂装操作。提出了船舶室外涂装工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生量的计算方法,根据船舶不同涂装部位的涂刷面积、涂料性质等要素,可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VOCs的产生速率和产生量,为船舶修造企业排污量预测和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的源强估算提供了更准确的办法。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根据涂装过程工艺水平和要求不同,单位船体外表面涂装过程中VOCs平均产生量为120g/m^2-250g/m^2。  相似文献   
873.
海藻类生物质废弃物的发酵生物制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批式试验条件下,以牛粪堆肥为天然产氢菌源,以海带为底物,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氢气。系统考察了几个重要的营养和环境因素(如底物预处理条件、初始pH值和底物浓度等)对海带产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的稀酸预处理在海带的发酵产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初始pH=6.5,乳酸预处理浓度10%,底物浓度20g/L的条件下,海带最大产氢能力为104.40mL/gTVS,最大氢浓度为32.6%,且没有检测到甲烷气体存在。液相中主要发酵末端产物为乙醇、乙酸和丁醇。  相似文献   
874.
耐盐菌GTY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耐盐菌GTY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的最佳脱色条件,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盐菌GTY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能够适应较宽范围的pH值以及污染物负荷,当pH值在7~9之间,活性艳红X-3B初始浓度在600mg/L以下,GTY菌液生长期在对数末期时脱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24h脱色率能达到90%左右。同时考察了GTY的不同初始接菌量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的初始接菌量可以提高脱色速率,但是一定时间后,初始接菌量对最终脱色效果并无太大影响,兼顾节约成本和脱色效果选择最佳初始接菌量为5%。  相似文献   
875.
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艳青  张劲松  周集体  王竞 《环境科学》2009,30(4):1193-1198
对大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长期驯化,筛选得到好氧条件下以对氨基苯磺酸(4-aminobenzenesulphonate,4-ABS)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W1.根据菌株W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Pannonibacter菌属.通过考察生长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菌株降解4-ABS的优化条件为:接种量10%、 30℃、 pH 7、摇床转速150 r/min,并且在有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的4-ABS降解活性.在4-ABS的降解过程中,4-ABS自身含有的氨基和磺酸基会以NH+4和SO2-4的形式释放到水体中,但浓度仅为理论释放量的77.6%和91.5%,推测原因是部分释放的NH+4和SO2-4被菌株W1作为氮源和硫源利用;菌株W1可以耐受2 500 mg/L的4-ABS,且在32 h内实现90%的降解率;4-ABS降解率为94.7%时,可以实现84.4%的TOC去除率,且没有检测到其它芳香化合物生成,表明菌株W1可以实现4-ABS的彻底矿化.  相似文献   
876.
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域使用状况日新月异,传统的人工监测已经不能满足海域使用变化的需求.如何快速、实时了解我国沿海海域使用现状,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航空遥感因其快速、灵活、宏观等特点被应用到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来.本文在充分了解归纳国内外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航空遥感数据信息提取技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  相似文献   
877.
研究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及其不同处理组分对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猛水蚤(Amo-nardia normani)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藻液对中华哲水蚤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204.74×104、144.49×104、47.1×104和25.7×104/mL,对猛水蚤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289.07×104、260.00×104、75.38×104和56.21×104/mL;赤潮异弯藻对2种桡足类的安全密度分别是21.56×104/mL和63.21×104/mL。通过对赤潮异弯藻不同处理组分(藻液、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藻细胞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的毒性比较,发现藻液、藻细胞悬浮液和藻细胞碎片对2种桡足类的致死率较高,而去藻过滤液及藻细胞内容物基本无影响,试验得出猛水蚤对赤潮异弯藻毒性的耐受能力显著高于中华哲水蚤。  相似文献   
878.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快速而准确地模拟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一直是水环境研究领域的焦点。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迅速、能以较高精度拟合任意非线性函数,在水文水质模拟中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对重金属的模拟还很少见到。文章以大伙房水库为例,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了重金属镉、铜、汞和锌在水库中的浓度迁移过程。建模时依据水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并借鉴数学建模中边值问题的解决思想,确定了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因子;对实际监测中重金属浓度低于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的情况,将其浓度以0计算。模型对水库中镉和铜的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7.5%和17.9%,对汞和锌的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741和0.762,而对镉和铜的确定系数更是达到了0.96以上。对各重金属的模拟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模拟水环境中的重金属迁移是可行的,能快速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文章建立的模拟大伙房水库重金属浓度迁移的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水库水环境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9.
目前全球大气汞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从大气汞的形态、来源、行为过程、时空分布、监测方法及监测点位六个方面对这一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研究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国内大气汞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逐步开展我国大气汞的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80.
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变化机制初步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耗氧物质来源和水文动力条件对低氧区形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水的入侵虽然能够对水体的缺氧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由长江冲淡水造成的水体垂向的层化作用在一定时期是低氧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二者此消彼长作用可能是长江口外北侧海域低氧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存在时间较短的原因。此外,根据2007年和2009年嵊泗4号站短时间尺度的溶解氧浓度变化,发现了赤潮暴发时的生物产氧对底层缺氧有缓解作用,同时也证实了赤潮暴发后产生的大量有机物分解耗氧是长江口南侧底层水体在相对较长时间内持续低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