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硫酸盐对淡水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远  樊娟  刘春光  庄源益 《环境科学》2009,30(8):2253-2258
为了解硫酸盐含量增加对富营养化淡水水体藻类生长及群落演替的影响,对天津市某景观水体藻类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按硫酸盐投加方式分设对照组(G0)、逐步投加组(G1)和一次性投加组(G2).结果表明,向水中投加一定浓度硫酸盐可以抑制原有蓝藻和硅藻生长,而绿藻种类和生物量增加.G0和G1组的种类数和生物量相近但是大于G2组.G0、G1和G2组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98.46、96.09和81.19 mg.L-1.对照组几乎始终是皮状席藻(P.corium)和两栖颤藻(O.amphibia)等蓝藻为第一优势种,而投加硫酸盐的G1和G2组优势种从皮状席藻和小颤藻(O.tenuis)等蓝藻向四尾栅藻(S.quadricauda)、放射多芒藻(G.radiate)和斜生栅藻(S.obliqus)等绿藻演替.群落平均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G0(1.49±0.32)相比,投加硫酸盐的G1(1.70±0.18)与G2组(1.68±0.40)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22.
五氯酚钠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浮颗粒物在水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为了研究悬浮颗粒物对氯酚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影响,以高岭土为模拟悬浮颗粒物,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悬浮颗粒物(0、25、50、100、250和500mg·L~(-1))存在条件下五氯酚钠(NaPC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毒性效应。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悬浮颗粒物对水体中五氯酚钠的吸附作用不明显(P>0.05)。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五氯酚钠对鲫鱼的96h-LC_(50)随颗粒物浓度([SS])的增加而减小,两者间的关系为LC_(50)=146.7exp(-[SS]/186.8)+121.7,r~2=0.99。等效线图法评价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可增强五氯酚钠对鲫鱼的急性毒性,两者呈毒性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223.
为了了解不同氮磷肥对褐土吸附土霉素的影响,将OECD Guideline 106作为参考方法,并选用NH4Cl,CO(NH2)2,Ca(NO3)2及Ca(H2PO4)2四种常用的农业化肥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添加过后,吸附等温线依然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PNH4Cl>CK>Ca(H2PO4)2>CO(NH2)2,而在吸附率和分配系数方面影响最大的则是CO(NH2)2,数值平均下降了2.43%,13.19%,最小的则是Ca(H2PO4)2,其值平均下降了1.75%,9.59%.  相似文献   
224.
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转归、生态风险以及消减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素作为预防、治疗人类和畜禽疾病的药物或促进畜禽生长的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土壤是抗生素污染的主要归宿,因此土壤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述了土壤中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来源、转归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消减对策.  相似文献   
225.
汞(Hg)是唯一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多方面的潜在危害。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长春、兰州、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贵阳和重庆等一些典型城市的大气Hg时空分布特征、浓度水平以及季节变化规律;之后,就我国大气Hg的主要污染源进行了分析,指出:煤燃烧是我国大气Hg最主要的污染源,有色金属熔炼以及水泥和钢铁的生产也是重要的污染源;最后,通过分析大气Hg直接和间接暴露途径,阐述了大气Hg对人体的心血管和生殖系统等以及通过水生或陆生食物链的蓄积和放大作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26.
秦晓雷  章涛  #  孙红文 《生态毒理学报》2016,11(2):231-237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塑料添加剂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其环境污染和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对中国各地区88个室内灰尘样品和86个室外灰尘样品进行了调查,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在两类灰尘中广泛存在,10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总浓度分别为9.60~4 130μg·g~(-1)dw和0.102~1 430μg·g~(-1)dw,且室内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高于室外灰尘。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差异很大,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 BP)在各地区都是主要组分,三者总量占总PAEs的95%以上。估算了成人和儿童每天通过灰尘摄入DEHP、Dn 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总量分别为5.32×10~(-2)~1.81、2.21×10~(-2)~0.595、1.90×10~(-4)~5.62×10~(-3)μg·kg~(-1)bw·d~(-1)和1.20~8.32、0.704~3.47、4.48×10~(-3)~2.43×10~(-2)μg·kg~(-1)bw·d~(-1);灰尘中DEHP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R)分别为7.45×10-7~2.53×10-6和1.68×10-5~1.16×10~(-4)。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物质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27.
抗生素类药物作为添加剂被用于养殖业中,大部分以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形式进入土壤环境,对土壤环境造成生态危害。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罗红霉素(ROX)对小麦各生长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脲酶和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ROX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受到显著抑制,而在灌浆期和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却显著增长;与对照相比,低浓度(0.2和0.5 mg·kg~(-1))和中浓度(1.0和2.0 mg·kg~(-1))ROX胁迫显著抑制小麦生长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而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却显著诱导脲酶活性;但高浓度(10.0 mg·kg~(-1))ROX胁迫却显著抑制小麦生长期内脲酶活性。低、中浓度ROX胁迫显著诱导小麦生长期中根际土壤中铵态氮浓度增长,而高浓度组ROX胁迫显著抑制土壤中铵态氮浓度。ROX胁迫抑制硝态氮,显示出ROX会影响土壤氮循环。  相似文献   
228.
利用生物刺激(BS)、生物刺激+生物强化(BS+BA)2种方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考察了不同处理小试模拟系统中石油烃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率、土壤pH值、表面张力、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腐殖酸、诺沃肥和生物有机钙等土壤改良剂及营养盐的加入使土壤盐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pH值由8.1~8.2降低至7.6~7.8,并随着酸性代谢产物的累积降低至6.6~7.0.随着微生物活动BS+BA与BS处理土壤溶液表面张力分别由72.2,71.8mN/m降低到64.9,67.2mN/m,提高了石油烃的生物可利用性.对比2组小试系统,BS+BA处理修复效果更加显著,对石油烃、总PAHs的降解率可达到50.8%,69.2%,而BS处理为40.5%和61.2%.其中添加菌剂对5~6环PAHs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修复策略对土壤微生物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29.
重金属污染预防品种的筛选与培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维涛  周启星 《生态环境》2010,26(6):1452-1458
植物吸收和累积重金属不仅存在显著植物种间差异,同时存在显著植物种内差异,从而为筛选和培育重金属污染预防品种(PSCs)提供了可能。文章综述了植物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种间差异和种内差异、植物积累重金属品种差异的机理以及重金属污染预防品种的筛选和培育等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0.
PCP(pentachlorophenol,五氯酚)是一种可电离有机化合物,pH会影响水体中PCP的毒性.为准确评估沉积物中PCP的生态风险,通过研究不同pH下沉积物中PC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伸展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等底栖生物的毒性效应,探讨沉积物中PCP生物毒性与pH的关系.基于毒性试验结果和搜集筛选文献中报道的PCP生物毒性数据,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PCP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而对我国淡水水体沉积物中PCP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沉积物中PCP对底栖生物的毒性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pH为6.5~8.5时,沉积物中PCP对河蚬、泥鳅、伸展摇蚊的96 h-LC50值分别为2.99~7.64、8.05~8.76、10.50~22.30 μg/g;对泥鳅的30 d-LC10值为0.26~0.80 μg/g,对伸展摇蚊的21 d-EC10值为0.28~0.54 μg/g.②推导获得PCP依赖于pH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函数,即CMCsed(急性基准值)=e0.204pH-2.96、CCCsed(慢性基准值)=e0.204pH-5.85,当pH为7.0时,CMCsed、CCCsed分别为0.217、0.012 μg/g.③我国主要淡水河流、湖泊沉积物中99.0%的采样点w(PCP)低于该研究推导的CCCsed,仅有1.0%的采样点w(PCP)介于CCCsed与CMCsed之间.研究显示,我国主要淡水水体沉积物中PCP总体风险较低,个别地区沉积物中PCP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