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638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397篇
基础理论   677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338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等不仅仅与硒的总量有关,更取决于硒的形态。硒的连续化学提取技术是硒形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硒七步连续提取方案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有机结合态、元素态、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的提取技术细节,讨论了不同液固比和提取剂对硒提取的影响,并对不同结合态硒提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硒的连续化学提取过程中,液固比为20:1到50:1时能够满足不同结合态硒提取的要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浓度0.1~0.5mol/L时能有效提取有机结合态硒;1mol/LNa2SO3溶液是元素硒的较好提取剂;而对于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600~700ml/min的载气气流能保证其还原所产生HSe气体的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202.
从GDP起源、作用谈起,讨论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绿色GDP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在中国的推广实践,在分析我国绿色GDP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3.
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根据1997~2004年每年1次的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As、Cd、Cu、Hg、Pb、Zn)及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控制其分布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以及8 a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6、0.37、6.21μg/L.8 a中重金属除Z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元素变化较小.重金属的分布模式与离岸距离有关,即除Pb外,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较高,这种分布模式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海的影响.对于重金属在局部海区的分布,亦存在其它控制因子,如Pb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 Cd与海水盐度和pH密切相关, Hg受海水中有机碳浓度影响较大,沉积物再悬浮影响着As的浓度与分布, Cu、Zn则典型地受到了径流和排污的影响.8 a海水重金属浓度的均值皆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分析2003年6种重金属的叠加生态效应,结果显示海水总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较可发生重金属生态危害的ERI值小一个数量级,这从重金属的角度说明南黄海海水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4.
LAS在滇池典型入湖河口缺氧水体中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河水衰减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滇池典型入湖河口(海河口)缺氧水体中的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探讨了温度、pH值、LAS的初始浓度、添加营养盐(NH4Cl或NaH2PO4)以及曝气等因素对LAS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口水体中的不同条件下,试验26 d后LAS的生物降解率都达95%以上,且降解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温度、LAS的初始浓度、添加营养盐以及曝气均对LAS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当水温从10℃增至25℃时,其降解速率P从0.21 d-1增至0.90 d-1;在连续曝气时,LAS的降解速率也由缺氧状态的0.72 d-1提高至1.97 d-1;LAS的初始浓度增大,其降解速率减小;添加NaH2,PO4能明显地促进LAS的降解,但是NH4Cl对其降解产生抑制;不同pH值(7.05-9.44)对其降解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5.
206.
城市道路灰尘磁学参数的环境污染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7.
我国热带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我国热带海岛开发利用的历程。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3个方面分析了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海域污染和陆域污染;防风林、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在全球变化和相对海平面上升影响下,自然灾害(风暴潮、海岸侵袭、海水入侵等)频繁对海岛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危害,进一步加剧热带海岛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提出热带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建立有效的海岛综合管理体系和机构;控制海上流动污染源和岛源污染;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海岛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8.
水资源系统风险构成及其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综合考虑系统属性、风险过程后,基于致险、承险因子及损害程度构建了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指标体系由4层次共20个指标构成,能更好地表征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评价模型包括参数计算与风险分级,能简便计算风险参数及因子贡献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级别划分。随后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系统风险,结果表明主要致险因子是缺水率(0.426 1),主要的承险因子是水资源保障程度(0.647 6);若单考虑致险情况下的风险,北京市面临57.13%的致险率,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险能力后得到风险为26.97%,显示北京市能较好应对水资源系统风险,但仍受约束性风险限制,可通过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及规范水资源管理来应对。  相似文献   
209.
亚运时段广州大气污染物来源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研究2006年亚运时段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结合污染源追踪方法,分析珠三角各城市的源排放对广州全市、广州二环以内市区、广州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浓度贡献.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广州各污染物(NO2、SO2、PM10)浓度的变化;广州全市、广州市区、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最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而周边城市以东莞的贡献最大.3个源受体中,广州市区受本地排放的影响最显著,来自本地的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分别为89.5%、75.4%、86.7%;东莞则对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影响最为突出,其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达9.3%、23.8%、21.7%,而日最大贡献率高达19.3%、40.2%、48.7%.因此在大力削减广州本地污染排放的同时,对周边城市特别是东莞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将能有效改善亚运场馆附近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10.
羊草草原碳循环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碳通量和生物量观测数据,验证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型,并模拟分析1958—2007年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VIP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上生物量(R2=0.70)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R2=0.57)的变化趋势。羊草草原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在1958—1973年间下降,1973—1993年间增长,1993年后又出现下降的趋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PP、NPP和Re随CO2和降水的增多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和降水的减少而降低,其中降水量与碳通量相关性最高,呼吸与温度、降水、CO2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NEP年际变化较大,主要受控于年降水量,以228 mm为界,年降水量大于此值时,NEP为正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