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珠江河口水域有机磷农药水生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强  田慧  毛潇萱  黄韬  高宏  马建民  吴军年 《环境科学》2014,35(3):1029-1034
通过风险商法和概率风险法评价了珠江河口水域中甲拌磷、敌敌畏及乙拌磷等9种有机磷农药对硅藻、水蚤及糠虾等8种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风险商法评价结果表明,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总风险商为:糠虾处于高风险中水平,水蚤和摇蚊在中等风险水平,硅藻、牡蛎、鲤鱼、鲶鱼和鳗鱼均处于低风险水平;甲拌磷对风险值的贡献最大,且对每种生物都有影响.概率风险法结果表明,以HC5为参考值评估总风险商时,95%置信水平下的HC5比50%置信水平的HC5保守,50%置信水平的HC5中乐果的HC5最大,毒死蜱的最小;丰水期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总风险比枯水期农药混合物总风险大,甲拌磷对总风险贡献最大.单一污染物的概率风险表明,甲拌磷和乙拌磷对珠江河口水域中10%以上的生物都有危害;而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的概率风险表现为: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均大于5%,说明超过了保护95%生物的安全阈值.  相似文献   
102.
以西北干旱区绿洲灌淤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Ni对小麦的生物效应及其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Ni在低添加质量分数下能促进小麦生长,但达到临界值240 mg·kg-1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Ni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器官中Ni含量也呈增长趋势.小麦根对Ni的富集能力最强,籽粒对Ni的富集能力最弱.随着Ni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Ni和碳酸盐结合态Ni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对小麦而言,可交换态Ni是生物有效态.  相似文献   
10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测度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态的定量方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甘肃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4.
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开封市区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评价结果为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上昼闻属于轻污染,夜间属于重度污染,夜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昼闻.其结论符合开封市的实际情况,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的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而且还弥补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难以反映出小范围路段对整体环境质量贡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5.
公众风险感知评价--以高校在校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风险感知状况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变化对人们心理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的反应.采用比较分析法,确立了风险感知研究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高校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特征而形成的风险感知能力的强弱差异,得出了以下结论:在风险信息的传播方面,学校教育的影响远远落后于各类媒体;从性别差异看,女生的风险感知强于男生;从学科差异看,文科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理科学生;从年级差异看,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高年级学生;从生源地差异看,城市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县镇学生.对个体特征与风险感知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科差异与风险感知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年级、性别和生源地,其中年级差异与风险感知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就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的类型与地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类分析和总结研究。认为资源环境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实现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实现学科的系统集成与整合发展;寻找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新的生长点,积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强化各项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提高科学研究的技术水平;深化区域研究,提高区域研究的综合性水平四大突破,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陷入滞销困境多年的原因,指出摆脱这一困境的技术途径是要大幅度提高堆肥品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引进先进的堆肥翻堆技术,缩短腐熟时间,提高腐熟度;其次是应用气流密度分选系统对粗堆肥进行精分选。  相似文献   
108.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针对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支持下,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占2.05%,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区;②沙漠化极敏感区面积占37.06%,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和金塔县;③土壤盐渍化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绿洲,对于这些敏感区域的保护,应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核心。依据评价结果,流域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9.
水泥固化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污泥经过水泥固化后可转化为再利用的岩土工程建筑材料,对固化污泥的浸出毒性进行了研究,就pH值、Eh值、微生物活动对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中的重金属在水泥固化之后,其浸出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无曝气内电解技术预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在pH4~5、固液比0.8g/mL、停留时间60min、铁炭质量比3∶1时的最佳条件下,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1.6%和87.5%,BOD5/COD值从0.09提高到0.19,达到了较好的预处理效果。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内电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