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590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1457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14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90篇
灾害及防治   2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城市景观生态价值的边际效用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景观价值量的测定出发,引入经济学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概念.提出城市景观价值量边际效用分析法,在理想状态下,以城市景观结构边际效用递减率为依据。通过面积-效益损益比,揭示城市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城市自然景观面积按比例递减的条件下,不但使环境效益损失趋于无穷大,而且使增加人工景观面积带来的城市经济效益锐减。  相似文献   
992.
随着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使得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而粮食产能的动态评估能够让我们加深认识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对制定适宜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农田生产力作为我国粮食产能的指标,通过改进农业生态地带(AEZ)模型,动态嵌入不同县域水平的管理和投入水平的限制性因子,集成县级截面数据估计投入系数权重,并基于此估算了全国2000-2010年间农田生产力水平.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生产力虽年际间存在波动,但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且区域差异性显著.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从沿海到内陆、从南向北及从东向西的递减的梯度,而局部地区农田生产力变化明显,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规律,其次是南北分异规律.而对各个地区农田生产力平均值统计发现,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省份的农田生产力要高于内陆省份,西部地区农田生产力普遍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0、2005、2010年全国分县统计的粮食产量数据与动态估算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2、0.76和0.89,实际产量为估算结果的69.4%、73.4%、67.2%,较好的反映了我国农田生产力的基本状况.最后,基于我国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规律和局部差异性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水平上的中国农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从耕地数量保障、农业管理和投入水平提高以及适宜的农业区划方面,提出适宜于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农田生产力保障策略,对保障我国的农田生产力的稳定增长方面的规划决策与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入世后.中国将根据WTO的要求对农业贸易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将改变国内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界定了种檀业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涵义.并对其环境影响途径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计量经济方法着重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种植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业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中,进口渗透作用对缓解国内化肥、农药污染影响显着.而出口导向作用影响不明显。文章最后给出了减缓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不利影响,发挥其有利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选取决策树作为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决策树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实现了惩罚因子、核函数参数的自适应优选,并运用建立的模型对我国主要省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5.
重化工业区环境风险源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重化工业突发环境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为了满足环境风险管理的需求,设计了重化工业区环境风险源监控系统。对易引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风险物质,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方案、监控技术、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监控网络数据库构建、监控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集气态源、液态源和移动源为一体连续在线的环境风险源实时监控系统,有效实施重化工业环境风险源的管理和事故预防。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大型公园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研究导向标志系统的安全功能,阐述该系统的功能分类及其与所能发挥的安全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内22所大型公园导向标志系统的实地调查分析,揭示我国大型公园内导向标志系统存在安全功能不完善、设计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缺乏动态和智能引导的辅助等问题。从考虑安全功能的角度构建大型公园导向标志系统,应体现标志设计标准化、标志布局的合理化,注重常态与应急状态功能的兼容化以及静态、动态引导的集成化。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8.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人类与环境之间压力—状态—响应关系为框架的,综合环境监测各要素的,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国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10年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全国环境质量2001—2010年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同时将2010年31个省(市、区)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大类、8个小类,并深入分析了各类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压力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区域差异和特征。实证表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多方位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了2010—2011年春季外来沙尘输送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提出外来沙尘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级别影响的预报判据。此外,基于NAQPMS模型的沙尘模块,开展数值预报研究,并对北京市2010年3月一次沙尘天气污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PM10浓度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判别预报和数值模拟两种预报技术的开展,可以预报沙尘输送影响的空气质量级别、沙尘分布和演变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防控沙尘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常州市太滆运河流域的葡萄园开展非点源污染类型源试验,监测葡萄园的降雨、产流及产污过程,计算次降雨平均浓度(EMCs),并结合施肥等葡萄园管理措施分析葡萄园径流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MCs与平均降雨强度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而且不同场次降雨的EMCs差异很大;对于同一场次降雨,径流的产生滞后于降雨,污染物浓度也随径流过程而不断变化.污染物流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降雨量、降雨强度、施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