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集了6个功能区(文教区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商业区绿地、工业区绿地和城市天然林)距离交通密集区不同位置(主干道、二级道路、绿地中心)的3种植物(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的叶面颗粒物,定量分析了南京城市森林植物叶面颗粒物的含量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大小依次为红叶石楠((6.189±1.255)g/m~2)、桂花((3.739±0.877)g/m~2)、法桐((2.753±0.744)g/m~2)。红叶石楠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最高,分别约为桂花和法桐的1.7、2.2倍,且距离交通密集区越近,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越高;(2)植物叶面颗粒物以粒径10.0~250.0μm的颗粒物为主,但其粒径分布受到植物种类、功能区以及距离交通密集区的远近影响。(3)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受到植物生理特征、环境因素及尘源特征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2.
萃取法预处理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中含有邻硝基苯磺酸和对硝基横酸,采用三辛胺-煤油作萃取剂对其进行萃取处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三级萃取,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5%以上,硝基物去除率达98%以上,萃取剂用NaOH水溶液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3.
鹅掌楸和女贞同化CO2和释O2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分别在生长初期、盛期、末期测定鹅掌楸和女贞净光合速率,用重量法测定叶面积。得到女贞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同化CO2及释O2的能力均大于鹅掌楸的结论,可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4.
漫话野菜与健康刘月秀南京林业大学健康长寿是人们千百年来普遍关心的话题。饮食,无疑是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祖国传统医学关于“药食同源”的经典理论.充分反映了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密切联系。过去,有些人以为讲究营养就是要多吃荤菜,大吃鱼肉鸡鸭,由于营养...  相似文献   
125.
对中国目前在水稻上登记的所有毒死蜱单剂进行梳理统计,利用Top-Rice模型对不同剂型毒死蜱产品及其代谢物进行水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截止2019年5月,我国在水稻上所登记的毒死蜱单剂共292种,分为6种剂型.乳油占比最大,为82.5%,其次为水乳剂,占12.0%,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分别占0.3%、4.1%、0.7%、0.3%.基于风险评估保守性原则,归纳出适用模型分析的不同剂型毒死蜱产品的施用方法模式,对其在水稻田使用进行暴露分析.结果显示6种不同剂型毒死蜱在不同场景、不同季节的水稻上施用后,其母体预测环境浓度(PEC)范围0.7~1628.6μg/L,其代谢物的PEC范围为0.7~1705.9μg/L.风险表征结果显示,在现有登记施用条件下,对初级急性风险而言,毒死蜱产品对鱼类、无脊椎动物风险组(RQ > 1)分别占总模拟组的76.0%、90.6%;对于初级慢性风险而言,毒死蜱对初级生产者的风险组占总模拟组的72.9%,而高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毒死蜱产品对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水生中宇宙组RQ值均大于1,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风险.综合以上结果,目前在我国水稻上登记的毒死蜱产品使用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不容忽视.需注意的是,为综合分析所有登记毒死蜱产品剂型的可能风险,本研究针对其施药方法模式的分析偏保守,且所用模型未考虑到毒死蜱在土壤表面光解等影响因素,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6.
宋留  杨冲  张辉  刘鸿斌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7):2564-2571
针对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时变性、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基于平方指数协方差、线性协方差和周期性协方差函数组合构建了7种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分别对出水化学需氧量和出水悬浮固形物浓度进行回归预测.此外,还对比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高斯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输出变量的训练拟合还是预测,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非高斯过程回归模型.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出水化学需氧量,线性协方差函数与周期性协方差函数的组合模型可以取得最好的预测结果;对于出水悬浮固形物,平方指数协方差函数与线性协方差函数组合模型可以取得最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7.
以凹凸棒土、稻壳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凹凸棒土与凹凸棒土、稻壳炭与稻壳炭、凹凸棒土与稻壳炭3种不同的填料组合进行对氮磷的吸附试验,对比不同组合对氮磷的吸附效率,研究其各自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对磷的吸附效率比较高,且去除率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稻壳炭对氮的吸附效果比较好,且去除率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减弱,凹凸棒土与稻壳炭的组合虽然与单一吸附剂相比,N、P去除率略有下降,但是氮磷同步去除率提高。在动态吸附实验中,稻壳碳凹凸棒土组合填料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稳步上升,对磷酸根的去除效果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且在4 h后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128.
为了解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对全湖开展了大范围调查,基于综合污染指数、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w(TN)、w(TP)平均值分别为3 433、379 mg/kg,湖区氮磷污染严重且空间差异明显,w(TN)高值区位于阳澄东湖,w(TP)高值区位于阳澄西湖;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整个阳澄湖TN均为重度污染状态,TP除阳澄西湖外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w(Cu)、w(Zn)、w(Pb)、w(Cr)、w(Cd)、w(As)、w(Hg)、w(Ni)的平均值分别为35.0、141、12.6、62.6、0.36、27.5、0.145、47.6 mg/kg,分别是江苏省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的1.50、2.17、0.57、0.83、4.22、2.93、5.78、1.45倍,阳澄西湖的重金属含量要高于阳澄中湖和阳澄东湖.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Hg和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二者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31.23、126.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Ni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说明其具有相似的来源,结合水系结构和周边企业分布,推测其主要来自于相城区和常熟市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作为絮凝剂的优点,探讨了壳聚糖的絮凝机理,分析了壳聚糖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废水p H、絮凝温度、搅拌转速及时间、壳聚糖投加量、壳聚糖脱乙酰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废水浊度),总结了壳聚糖改性和复合后在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指出:未来还需更深入地研究絮凝机理,同时也需进一步研究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新型壳聚糖絮凝剂将向更高效、成本更低且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