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分析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入海排泄量估算模型,以估算地下水入海排泄量和携带入海的营养盐量。结果表明,估算得到的2009年东海岛地下水入海排泄总量为133.8×104m3,其中携带入海的营养盐总量为5 157.98kg,地下水的携带入海成为近岸海域陆域营养盐入海排泄的主要途径;研究区位于沿海地带的砂堤砂地潜水分布区以及位于海岸地带的湛江组浅部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分布区等局部地段,存在地下水入海排泄量的低值区,可能存在海水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22.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土壤的污染种类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等。同时针对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改良,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3.
灰色关联法在淮安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  孙国曦 《环境科技》2007,20(Z2):51-53
为了掌握淮安市地下水质量的现状,在灰色关联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选择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评价模型,对19个水质样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质量优良,达到了Ⅰ类水,适用于各种用途,评价结果符合水质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淮安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对江苏省南京和苏州12个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进行了凋查。结果表明,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程度随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以工业用地为主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以农业用地为主的土壤,其总量呈现出由工业区用地到蔬菜瓜果用地逐渐降低的趋势。2个示范区4环及其以上PAH含量明显高于2环-3环PAH,主要为石化燃料高温燃烧造成;而以农业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等,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  相似文献   
25.
根据系统论、环境价值论和人地关系理论构建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2005年和2015年溧阳市天目湖的生态安全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信息熵权探寻生态安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沙河水库下游的旅游优先开发区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大溪水库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较好。在时间尺度上,所有区域的生态安全等级都有所提升,旅游优先开发区的生态安全等级出现较大正向波动。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引起环境变化政策响应因子是决定天目湖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子。通过对政策、产业和人口之间的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库的作用过程分析发现,人类的环境再生产活动能够降低生态压力、提升生态响应,从而改善水库型旅游区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天目湖  相似文献   
26.
UPLC-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地表水中多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21种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农药,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0. 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 1μg/L~6. 2μg/L。对空白水样做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 3%~9. 5%,回收率为82. 0%~113%。将该方法用于测定徐州某地表水样品,3个水样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27.
在对某铁矿尾矿库及周边土壤(含水系沉积物、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地累积指数方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内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CdAsCuZnPbNiCr,元素Cd、As、Cu、Zn均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CdCuAsZnPbNiCr,元素Cd、Cu、As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农田表层土壤污染程度CdCuAsZnPbNCr,元素Cd达到严重污染,Cu、As总体虽为中度污染,但个别样点达到重度污染。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不容忽视,需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28.
基于参数不确定性的地下水污染治理多目标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随机Pareto控制排序和随机小生境技术,提出基于参数随机变化的改进小生境Pareto遗传算法,用于求解不确定性条件下地下水污染治理多目标管理模型.同时,利用顺序高斯条件模拟的蒙特卡罗方法,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不同渗透系数条件点数对污染物运移结果不确定性和污染风险评价的影响.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考虑渗透系数为随机变量的二维地下水污染修复算例中.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变异性较小的Pareto管理策略,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多目标随机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9.
调查分析土壤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异特征,对于揭示土壤盐渍化成因、制定盐渍土改良方案、提升土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沿海典型盐渍土分布区——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作为研究区,应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基于长序列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原位监测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水盐的动态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区内土壤盐分中离子组成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特征,NaCl是土壤盐分的主要存在形式;研究区各层位土壤盐分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受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水平向分布格局,在垂向分布上土壤盐分剖面特征表现出底聚型和表聚型两种主要类型;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土壤脱盐-积盐过程交替发生;海岸线变迁、地下水埋深与TDS值、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是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年内动态变化的直接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30.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主采层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岩溶水水位低于第Ⅱ承压水水位的阶段相对应。综合分析推断,横林地裂缝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基岩起伏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岩溶土洞等因素共同诱发的,兼具岩溶塌陷型与基岩潜山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