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1.
1实验方法 :取 2 50 ml含酚水样的蒸馏液于50 0 ml分液漏斗中 ,加入 2 .0 ml缓冲溶液 ,混匀 ,此时 p H为 1 0 .0± 0 .2。加入 1 .5ml 4 - AAP溶液 ,混匀 ;再加入 1 .5ml铁氰化钾溶液 ,混匀。同时做一试剂空白实验 ,然后均以蒸馏水为参比 ,显色1 5min后 ,用 1 cm比色皿在 72 2型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 51 0 nm处测量吸光度 ,得出试剂空白值和含酚量溶液吸光度差值 ΔA。n=7时 ,相对标准偏差 2 .75% ;回收率 92 .5%~ 96.7%。2注意事项 :必须蒸馏 ,以消除色度、混浊和金属离子干扰 ;收集馏出液体积要与原蒸馏体积相当 ,否则影响测定结果。水中…  相似文献   
12.
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橡胶、树脂、涂料、筑路、造纸、粮油等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导热油由于常年在高温下工作,易发生热裂解、氧化缩合、生焦等化学变化,引起导热油性能下降直至报废.废导热油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HW08废矿物油危险废弃物,虽然可作为燃料油供给炼油厂等燃烧,但环境污染大,资源浪费严重.且废弃导热油中"废弃"的部分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一套化工装置动辄就需要上百吨导热油,企业更换新的导热油成本昂贵,所以将导热油再生对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探讨了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认为增加消解时间可以降低空白吸光值,而提高消解温度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对于某些样品中总氮含量低于氨氮含量的现象,将碱性过硫酸钾装入小试管,再放入装有水样的比色管中,虽然能够减少氨气形式逸出的氮含量,但回收率较低;连续流动和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在以后的修订中应增加过硫酸钾含氮量以及镉柱还原能力大小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对环境的破环,环境污染已经是今天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严峻问题。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空气造成的危害却越来越大,空气质量急速下降,所以本文便主要对当今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对其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来为这一亟需解决的问题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行年度目标考核是促进监测工作发展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为监测站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的方式、方法及实施后所取得成效的介绍 ,为监测站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热分解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水质总氮测试方法,将该方法与传统的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对研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期为今后快速、准确测定水中总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化学耗氧量是评价水质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各地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差别很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CODcr的分析方法进行合理改进。本文主要针对本地水质情况,提出减少加热回流时间,以提高分析效率的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向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可以显著提高膜的过滤性能,有效缓解膜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C的吸附作用减少了由于胞外聚合物(EPS)而引起的膜污染;膜表面PAC颗粒的存在减小了浓差极化层的厚度和水力边界层的厚度,提高了过滤物质的传递速率;膜表面形成的PAC层还可过滤微生物和胶体颗粒,减少了它们到达膜表面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乙二胺四乙酸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乙二胺四乙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乙二胺四乙酸项目为例,分析乙二胺四乙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不断攀升,发达国家历经近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三十年集中出现,呈现区域性和复合型特征,存在发生大气严重污染事件的隐忧,大气环境形势非常严峻。本文主要介绍环境空气治理的情况,影响因素,提出综合防治空气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