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建立新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子贵  杨洪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1):37-39,44
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提出建立新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体系,并介绍了经济损益分析的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文章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效率,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率的因素.表明人工湿地的类型、湿地植物种类、基质类型、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的运行管理等都会影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根据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3.
铁路编组站噪声对附近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怀化南站编组站各类噪声进行测试和类比调查,分析怀化南编组站各类噪声强度分布,预测编组站的噪声防护距离,并探讨噪声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4.
生物降解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起初人们认为,生物降解是指土壤、水体和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需氧微生物对天然和合成有机物质的破坏或者矿化作用。但是,在长久的研究和总结中,发现生物降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污染物质,以此来实现自然界的良性循环,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在现阶段的污染中,农药污染引起了社会上的注意。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农药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水源、空气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在农药污染的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分析上努力,减少对自然界造成的损害,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5.
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客源市场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旅游投资资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要把握好旅游客源市场,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南岳作为全国五大名山之一,近年来虽然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素质明显增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与国内各大知名旅游景区相比,南岳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需要发掘,为此,从客源市场特征反映的角度对南岳旅游做出一番有益的探讨,旨在为南岳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措施.表4,参3.  相似文献   
176.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包括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5个评价指标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县(区)为单位,对湖南省125个县(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评价. 结果表明:有51个县(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为“高”,有53个县(区)为“中”,有12个县(区)为“一般”,有9个县(区)为“低”. 评价结果与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基本能反映出湖南省植物多样性的整体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77.
研究赤泥对中轻度Cd污染的酸性潮泥田稻谷产量和Cd污染修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产量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早稻以施4 500 kg/hm2赤泥的产量最高,晚稻以施3 000 kg/hm2赤泥的产量最高,分别比不施赤泥增加了11.36%和8.30%;稻草产量与稻谷产量不同,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生长各时期土壤pH值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赤泥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土壤pH值,还具有持续性.赤泥因其呈碱性可提高土壤pH值,而土壤pH值升高将使大量易溶性Cd向难溶态转化,pH值升高是导致土壤Cd活性降低最直接的原因.施用赤泥后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减少是土壤pH值升高与土壤吸附能力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糙米中Cd的质量分数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不施赤泥对照处理相比,早稻施赤泥RM-1、RM-2、RM-3、RM-4和RM-5处理糙米中Cd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0.34%、31.03%、34.48%、41.38%和64.5%,晚稻糙米Cd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4.29%、32.14%、35.71%、39.29%和46.43%.其主要原因是施用赤泥后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8.
不同生态区土壤溶磷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渍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与部分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磷微生物在不同生态区土壤中的分布各不相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数量和种群丰度普遍高于重金属污染区和盐渍区,但优势种属间数量差异不明显。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溶磷细菌比例较高,但种群单一,主要以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优势种,重金属污染区溶磷细菌比例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溶磷细菌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盐渍土中溶磷细菌比例小,优势种群为巨大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和黄单胞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其数量和种群丰度分别与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79.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广州市城区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观测,获得了广州地区大气细粒子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市PM2.5的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年均值浓度为66.6μg/m3,OC、EC的浓度整体变化趋势和PM2.5浓度变化相似,其中有机碳OC和无机碳EC分别在12月达到最高含量16.21和2.51μg/m3,占PM2.5的18%和3%。烷烃在冬季高浓度时期的平均浓度为124.76 ng/m3,是低浓度时期(23.73 ng/m3)的5.3倍,高碳数烷烃含量较高,以n C31为主峰碳,有强烈的奇碳优势;多环芳烃和霍烷在高浓度时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6.98和1.69 ng/m3,不同季节广州大气细粒子中PAHs分子分布也不同,霍烷则以17α(H),21β(H)-霍烷和17α(H),21β(H)-30-降霍烷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0.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别从pH、显色剂用量、破乳剂用量、萃取次数、干扰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条件实验,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以保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