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9730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1679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概述了我国散装液态化学品运输对安全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就加强散化作业安全和防污监督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及其应急对策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2.
事故性泄漏的有毒气体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有毒气体发生事故性泄漏时具有瞬间性的特点,选取适宜的烟团扩散模式,在多种气象条件下,对有毒气体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有害浓度分布区域与泄漏发生后、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03.
事故分析年年搞,结论次次都相同,几乎无一例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在刚刚结束的集团公司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王天普总裁再次深刻剖析了近期各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将这些事故归结为“三违”事故、重复事故和直接作业环节事故等类型,同时深刻指出当前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做好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性质,以及基层监测站对突发性污染应急监测的现状分析,指出基层监测站应增设应急监测硬件条件和外部支撑上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河流上游的污水排放口或倒虹管等污水构筑因有可能发生事故出流而对下游的取水口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常规的单参数模型不能就事故出流对下游的影响作出公正评价。本文以QUAL-Ⅱ模型为骨架,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演示出在整个排污过程中多个水质参数沿河道分布的变化全过程,并且,在模型中融入隶属度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水质的模块,用它来对发生事故出流时下游取水口水域的水质变化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GIS/ES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探讨了GIS/ES技术应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及途径,指出利用GIS/ES技术建立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09.
环境突发性事故采样的注意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环境突发性事故的特点,以作者工作经验,就事故采样的完整、典型,及时性以及样品保存4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0.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10-16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贫富悬殊、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因此,在中国社会上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情形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能将环境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并逐步形成环境危机管理的初步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