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50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46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安全检查是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之一,在安全管理T作中历来备受重视。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在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中不断完善安全检查法,采取"排查-评估-整治"式循环管理法,注重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或"事中控制",进一步细  相似文献   
142.
2007年5月10日,广西北海一名从事海底潜捕的摸螺工出水后突然休克,摸螺船上的其他人员用筷子撬开病人嘴巴,进行人工呼吸和全身按摩后,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后来该职工被诊断为减压病。2007年11月28日,在威海市海域从事沉船打捞作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当潜到34m深的海水里时,突然感觉呼吸罩没有氧气。他不得不急速扔掉缠在身上用于下沉的铅块,猛力向上划水,  相似文献   
143.
梅山矿业结合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平台,先后建设了"井下通讯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完善了"多级机站通风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和"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等子系统,提高了井下采矿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4.
本刊讯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为提高井下现场采掘工程质量,确保职工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在井下各固定岗点创建了“ACET”标准岗。  相似文献   
145.
近几年来,以碳酸氢铵作促凝剂的凝胶防灭火技术在煤矿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凝胶在成胶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氨气,污染了井下的空气,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为此,兖州矿业(集团)公司东滩煤矿利用偏铝酸钠替代碳酸氢铵作促凝剂,消除了氨气,凝胶性能达到了防灭火的要求。在东滩煤矿井下火区的灭火工作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146.
正近年来,环境信访投诉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加上环境信访投诉案件具有牵涉范围广、内容复杂等特点,大大加重了环境信访工作者及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2013年以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省环境保护厅)陆续接到网友投诉,称广州、东莞两地间的一些码头违规装卸粉尘货物,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接到投诉后,省环境保护厅、广州及东莞相关环保部门迅速对问题进  相似文献   
147.
油气田开采中后期,油气井作业频繁,修井工作量大。为提高采收率,延长开采周期,不伤害地层,且能保持油气井产能增产等,可使用带压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8.
应用460MHz无线中继通信和漏缆传输技术,构筑井下信息高速公路,做到一缆多用、数话同传,满足井下安全六大系统信息传输.此技术在无线通信上既能满足正常时矿井调度指挥通信,又能在井下灾变时对井下所有班组进行紧急呼叫,赢得宝贵的安全撤离时间,有效地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9.
1.为什么要对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18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这是由于放射作业、高毒作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0.
近日,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二部举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的井控实战演练,除了参与筹划的组织人员知晓具体时间、具体内容和具体井场外,所有一线抢险队伍接到抢险通知前全不知情.这场演练虽说比较成功,但也留下了不少瑕疵,一些抢险队伍慌乱、被动地去抢险,其表现大不如以前,其"成绩"较之预案演练成绩有了大幅"缩水".尽管这样,笔者还是认为这样的演练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