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55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7月 1 4日 ,开县特大井喷事故开庭公审。检察院对这一特大事故嫌疑人的起诉书 ,几乎全是围绕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展开的 :工程师王建东未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违章决定卸下在钻具组合中的回压阀防井喷装置…… ;井队技术员宋涛明知其决定违规 ,却违反有关规章制度 ,对该决定未表示异议…… ;队长吴斌未按规定参加班前会 ,在查看和补签班报表时 ,发现严重违章行为后 ,未按相关规章制度当即整改…… ;副司钻向一明在负责灌注钻井液时 ,无视规章制度 ,违反操作规程……。从违章走到了违法 ,不仅 6名被告根本没有想到 ,恐怕很多人也很…  相似文献   
92.
93.
针对硫酸烷基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泄漏的场景,利用保护层分析的手段,半定量评估了反应器相关管线、反应器法兰及反应器相关泵泄漏的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并论证了以退料罐作为控制措施风险降低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应热力学、动力学数据,研究了反应体系短期储存于退料罐中的次生反应失控风险,其中反应包括主反应、硫酸与三甲基戊烷反应以及硫酸与烯烃反应,研究表明在储存条件下三类反应的热失控风险较低,因此退料罐可以作为有效且无次生风险的泄漏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研究深水井喷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从技术、人员、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识别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致因因素,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层级1为近邻致因,可直接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层级2~7为过渡致因,在风险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对井喷事故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层级8则为本质致因,重视本质致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井喷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我国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国,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化工行业屡屡发生事故,已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河北张家口"11·28"重大燃爆事故、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河南三门峡"7·19"义马气化厂重大爆炸事故等,都具有"初期即失控、多重灾情共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过氧化氢储运过程中的爆炸事故频发,因此对其进行热风险评估意义重大.利用自制小尺寸试验装置模拟200 mL质量分数30% H2O2溶液在10 mL0.1 mol/L Fe2(SO4)3杂质催化作用下的热分解反应,并全程记录反应历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基于热失控模型,采用绝热温升△Tad和到达最大温升速率时间TMRad分别作为事故严重度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结合小尺寸试验所测数据对过氧化氢储罐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TMRad随初始温度T0增大而减小,其值均小于试验值,且其二者差值随T0增大而增大.此外,在T0为18℃时,过氧化氢分解未发生失控反应,这表明当T0低于一定值时,将不会发生失控反应.绝热平衡法从最坏情景进行评估,其值相对实测值较保守,但从安全的角度是可行的.如初始温度为39.9℃时,评估值TMRad为108 s,略小于非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的试验值118 s.这表明该法可用于过氧化氢储罐的热风险评估,但该评估方法的精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7.
《安全与健康》2012,(21):14
【编者按】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显得格外火爆。在全国首次实行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和174家景区门票降价两大"民生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民众出行意愿明显增强。全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到处摩肩接踵,人潮涌动。但随之产生的景区"爆棚"等次生问  相似文献   
98.
针对井喷爆炸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环境问题,从消除井场点火源出发,讨论了井喷发生后防止爆炸的问题。基于井喷爆炸事故统计信息,利用事故树法,分析了井场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井场防止井喷爆炸的措施。分析发现井喷爆炸主要分布在井喷后小于5分钟和井喷后大于1小时时间段,点火源主要为井场存在的点火源和后续抢救工作时带入的点火源;井场点火源主要分为明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和静电火花,通过井喷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电火花和撞击火花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深水内波条件下井喷原油扩散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深水内波条件下的溢油扩散后果预测模型,研究深水溢油在内波流场中的扩散规律,评估溢油在内波流中的上浮时间、扩散距离等关键风险参数,探讨内波工况、井喷流量及海况条件对深水溢油扩散行为和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泄漏原油喷射涌入海水中形成射流和羽流,向下部海流出口方向偏移,上升至250m处原油破碎分散为小油滴,受内波剪切作用,扩散范围增大,并向上部海流出口方向偏移,溢出点位置位于泄漏口正上方附近;内波流速变化对原油运移至海面所需时间无明显影响,对横向扩散参数有较明显影响;泄漏速率变化对原油的溢出时间和横向扩散参数均有较明显影响;海况条件对原油溢出时间、运移过程和扩散范围均有较明显影响,其中内波条件下,井喷溢油造成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00.
<正>二次伤害是事故救援的"大敌",一方面延误了初次事故的救援,另一方面给救援人员本身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想要有效避免二次伤害,笔者认为,就要处理好事故救援的"急",与对二次伤害的判断的"稳",这一对矛盾。事故救援是一项争分夺秒的行动,最能体现"急"字。尤其是当身边的工友出现危险,在同志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