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二甘醇单甲醚和二甘醇双甲醚对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的急性毒性。二甘醇单甲醚口服LD50值昆明种小鼠为8.5ml/kg,Wistar大鼠为8.2ml/kg;二甘醇双甲醚口服LD50值昆明种小鼠为5.8ml/kg。二甘醇单甲醚和二甘醇双甲醚昆明种小鼠吸入急性毒性,在过饱和蒸气浓度下,染毒4小时,两周内动物未出现死亡。二甘醇单甲醚和二甘醇双甲醚对兔皮肤均有轻度刺激性,对兔眼粘膜刺激性均呈  相似文献   
62.
二氧化硫对大鼠肺泡细胞和肺泡灌洗液的生化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二氧化硫(SO2)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入SO2后大鼠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增加、但比例减少,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均增加,并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熏气后BALF的pH下降、蛋白质含量和肺通透指数升高,BALF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这些细胞和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SO2可引起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63.
2-硝基芴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在通风条件下,经Aroclor1254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对2-硝基芴的体外代谢。通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首次分离和检测出单羟芴和二羟基芴等代谢产物,但未测得明显的硝基还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64.
对Wistar大鼠一次性灌服亚硒酸钠、硒代硫酸软骨素、硒代蛋氨酸和硒酵母后,硒在小肠、肝脏、肾脏和心脏中的含量均有提高,不同硒化合物在不同脏器中的时效规律不完全相同,但主要脏器的硒排出过程均符合指数扩散规律.硒代蛋氨酸在脑中积累,在其他脏器中表现明显滞留效应.脏器硒含量顺序为硒代蛋氨酸>亚硒酸钠≈硒代硫酸软骨素>硒酵母.  相似文献   
65.
钙稳态失调与镉肝细胞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从细胞外钙对镉肝细胞毒性的影响.细胞内总钙和游离钙含量变化以及钙移位酶活力的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镉对肝细胞的毒性与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的关系.结果表明:镉对大鼠游离肝细胞的毒作用并非由于引起细胞外钙内流所致,也不是由于干扰了细胞内钙隔离系统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围生期双酚A(BPA)暴露对子代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F344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低、中、高4个剂量组(BPA暴露剂量分别为0、4、40、400mg·kg-1·d-1),从雌鼠妊娠第0天开始至子鼠出生后30天,每天灌胃染毒1次,观察子鼠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2、IL-12、IFN-γ、TNF-α4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子鼠脾重、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中剂量组子鼠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体重和脾重无显著变化(p>0.05);高剂量组子鼠体重、脾重均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子鼠脾脏IL-2、IL-12、IFN-γ、TNF-α4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BPA可能能够透过胎盘屏障并通过乳汁传递给子代,降低子代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7.
采集石河子市供暖时期的PM_(2.5)样品,使用ICP-MS对PM_(2.5)中5种重金属元素(Ni、Cu、Zn、Pb、Fe)进行检测,并对重金属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选取重金属元素中的Zn进行动物实验,以观察PM_(2.5)及其Zn元素对大鼠肺部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PM_(2.5)(0.5、3.0、15.0 mg·kg~(-1)体重)和Zn(0.06、0.3、1.5 mg·kg~(-1)体重)通过气管滴注的方式暴露于大鼠来探究PM_(2.5)中的Zn元素对大鼠肺部的损伤.处死大鼠后获取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使用ELISA、比色法和HE染色来检测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供暖期间石河子市PM_(2.5)浓度为109.85±58.76μg·m~(-3),PM_(2.5)中重金属的浓度为Fe (27.766μg·m~(-3)) Zn (3.484μg·m~(-3)) Pb (1.444μg·m~(-3)) Cu (0.628μg·m~(-3)) Ni (0.094μg·m~(-3)).Ni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Cu,Zn,Pb不存在非致癌风险.PM_(2.5)以及Zn浓度的升高能够显著抑制SOD活性并增加MDA、IL-6、TNF-α水平,但是在同等Zn元素含量的情况下(PM_(2.5)高剂量组和Zn中剂量组),PM_(2.5)对大鼠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PM_(2.5)及其Zn元素可以引起大鼠肺部的损伤,在这一过程中Zn元素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鼠药毒了谁?     
石旭初 《环境》2002,(12):34-35
从猫怕老鼠说起曾见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只老鼠从一个盛着毒饵的瓶子里拿了一颗饵料,它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威胁一只弯腰弓背,跃跃欲扑的猫说:“你敢吃我,我们就同归于尽。”这幅漫画不仅诙谐有趣,而且蕴含生态道理。谁都知道,猫是鼠的宿敌。3000多年前,大批老鼠从亚洲涌向埃及,给埃及人、带来灾难,幸亏猫奋力捕食,才得以平息鼠患。因此猫在埃及被尊为神,受到人们顶礼膜拜。2000年前,  相似文献   
69.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多氯联苯(PCBs)都是为人熟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同为室内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由于二者结构类似,通常认为PBDEs具有和PCBs相似的毒性。染毒剂BDE-209和PCB153分别是PBDEs和PCB家族的主要同系物,并且同时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组织中。实验以DNA蛋白质交联(DPC)为生物标志物研究BDE-209和PCB153单独及联合染毒的遗传毒性。对大鼠肝细胞在37℃下染毒1h。浓度设置如下:BDE-209(0、1、6.5、12μg.mL-1);PCB153(0、1、6.5、12μg.mL-1);BDE-209(3.25μg.mL-1)+PCB153(3.25μg.mL-1)。实验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相比,测得DPC水平随BDE-209(或PCB153)浓度增大而显著增高(p<0.01);PCB153比BDE-209引起更高水平的DPC(p<0.05或p<0.01);联合染毒组的DPC水平显著低于PCB153组(p<0.01),但稍高于BDE-209组(p>0.05)。从以上结果可知,BDE-209和PCB153之间存在拮抗作用;BDE-209和PCB153具有遗传毒性,并且就致DPC作用而言,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0.
自2004年禁止使用五溴联苯醚混合物阻燃剂以来,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作为替代品开始被广泛生产和使用,因而成为当今阻燃剂研究的热点。目前,有机磷阻燃剂在水体环境及生物体中已有较高的检出率,而其对生物体及生态环境的潜在毒性效应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ri(2,3-dichloropropyl)phosphate,TDCPP)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毒性暴露实验,探讨TDCPP潜在的肾脏毒性。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TDCPP对NRK-52E的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能诱导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生成量增加,并触发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胞外基质沉积因子如波形蛋白(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1(fibronectin-1,FN-1)等基因mRNA表达的显著上调以及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等基因mRNA表达的显著下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TDCPP可促进NRK-52E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及纤维化。本研究为进一步综合评估TDCPP的生物和环境毒理效应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