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本文分析了福州市内河河网的水力和水污染特征,根据圣维南方程和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原理,建立了一个适合潮汐河网的水质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了较先进的网联合解法,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该模型采用底部校正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低流量的计算问题,基本上满足了区域水质规划和污染源控制规划的要求,在福州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方案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0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0,(2):116-127
皖南歙县新溪口岩体为中细粒少斑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21.31±0.67 Ma;岩石具有高硅、富钾特征。SiO_2含量为75.97%~76.49%,K_2O含量为4.84%~5.28%,K_2O/Na_2O为1.61~2.05,A/CNK为1.05~1.06、A/NK为1.16~1.19,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61.90~329.83)×10~(-6),具有海鸥型右倾配分模式,(La/Yb)_N为3.26~5.15,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8~0.063)。大离子亲石元素Rb富集,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Th、U富集,Nb、Ti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拉张伸展构造环境,是岩石圈减薄引发软流圈地幔上涌,上覆地壳受热部分熔融并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形成的A_2型花岗岩。岩体出露点较多,剥蚀较浅,富含W、Sn、Bi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通过云英岩化等高温气液蚀变扩散至围岩中,指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造成除尘系统风量阻力不平衡的因素,提出在除尘支管上装设定风量阀来稳定各吸尘点风量,通过实验证明,在除尘管网支管上装设定风量调节阀,可以有效的消除系统阻力不平衡和管网压力波动造成的吸尘点风量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5.
针对传统的安全阀密封试验人工数气泡法繁琐、低效,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将计算机组态软件结合气压测漏法应用到安全阀密封性能检测中。通过对单位时间压力下降值和气体泄漏量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易高效准确的安全阀密封试验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重点阐述了计算机组态软件在检测系统中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6.
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5年的年度数据,运用脱钩和复钩理论,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辨识和分析了的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0~2000年,江苏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弱脱钩状态,进入2000年后,二者呈现出扩张性复钩趋势。研究同时还发现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了当前能源是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江苏在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战略等方面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目前热点问题。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有助于实现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选取1953~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GDP增加1%,碳排放将增加036%,即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36;在短期内,两者存在着动态调整机制,非均衡误差项的存在,保证了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误差修正系数(-0669 4)为负,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总体来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双向因果关系。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非化石能源”的策略,减少能源消费和降低碳排放,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环保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标准的更新,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已列入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并在各级环境监测站中逐渐普及应用。同时,作为国家标准的定电位电解法依然在用,且测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能良好。在相同环境下使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同一污染源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探讨了其结果间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9.
应用遗传算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胼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QSAR)关系,构建了遗传神经网络QSAR模型。对30种肼类化合物的6个量子化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利用遗传神经网络QSAR模型对肼类化合物的毒性参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相比较,遗传神经网络QSAR模型有效解决了常规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过训练和过拟合问题,并且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度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18.98%;(3)城镇化是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4)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城镇化的冲击响应强烈,城镇化的冲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90%,而城镇化对来自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城镇化的解释水平仅为3%。因此,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