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1192篇
废物处理   191篇
环保管理   627篇
综合类   2371篇
基础理论   160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采用生产工艺调研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全过程物料衡算原理,研究了深圳市印刷企业α、塑料企业β、涂装企业γ、电子企业θ四类典型工业源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料的使用现状、末端处理设施削减能力及无组织排放现状。研究表明:四类工业源低挥发性源头替代率低,纯溶剂物料使用比例以电子企业θ最大,占比94.1%;原辅料所产生的VOCs经收集、回收处置后,实际削减比例普遍较低,涂装企业γ相对较高,为21.5%;四类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占比均非常突出,电子企业θ无组织排放量占其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为99.0%。为有效削减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建议提高涉VOCs工序的废气收集率、收集废气的VOCs浓度及末端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92.
993.
修光利    吴应  宋钊    王向明    刘杰  尚玉梅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0,12(1):9-15
简述了我国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污染排放现状与特征,对《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进行了解读。该标准在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发布实施,从全过程控制的角度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体系,明确了以非甲烷总烃(NMHC)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为综合表征,与有毒有害特征污染物协调控制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指标体系;提出了涂料、油墨、胶粘剂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和监测监控要求。指出,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VOCs控制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因此必须从源头减排入手,强化全过程控制和全生命周期控制,环境与安全协同,逐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考察炼铁烧结除尘灰作为脱硫剂的效果,研究了湿法脱硫过程中固液比、氧气含量、吸收剂温度、气体流速、进口SO_2质量浓度、搅拌强度等影响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25℃;随着温度升高,SO_2溶解度降低,吸收液对SO_2吸收能力降低;气体流量增加,SO_2在吸收剂中停留时间变短,导致脱除率降低;固液比增加,气固接触概率也随之增大,SO_2脱除率也增大;进口SO_2质量浓度的提高导致液相中氢氧根消耗加剧,使反应速率减慢,不利于对SO_2的去除。同时发现,SO_2浓度增加则溶解分数减小,吸收率也会随之降低;搅拌速率的增加使得气泡破碎加剧,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除尘灰充分悬浮在液相中,与溶液中的SO_2迅速反应,有利于SO_2的吸收。O_2含量增加,有利于O_2的溶解,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推动力,有利于SO_2吸收反应的进行。除尘灰对含二氧化硫气体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目前低温脱硝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较差的不足,以TiO_2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V_2O_5,利用磷酸调控表面酸性,制备了磷酸氧钒催化剂VPO/TiO_2,并实验研究了SO_2和水蒸气对其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P与V的摩尔比为1/5,活性组分(VPO)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400℃时,催化剂脱硝性能最好,180~400℃温度范围内脱硝率高于98%;反应温度为200℃,烟气中SO_2体积分数为200×10~(-6)~800×10~(-6)和水蒸气体积分数为4%时,催化剂的活性无明显下降。添加磷酸能够促使催化剂表面生成VOPO_4、(VO)_2P_2O_7及V~(4+)/V~(5+)氧化还原电对,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磷酸可增强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减少了SO_2的表面吸附及其与活性组分的反应。另外,催化剂表面以介孔为主,可提高未被水分子占据的活性位点量,FT-IR图谱显示抗硫抗水测试后的VPO/TiO_2表面未发现有硫酸根生成,VPO/TiO_2表现出较强的抗SO_2和水蒸气毒化的性能。负载型磷酸氧钒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硝活性和较强的抗硫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近年来企业变化趋势和新时代下对企业改革新要求,基于宏观视角对企业类型进行分类,结合2008~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其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类型中,地区外资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产权类型中,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规模类型中,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技术类型中,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工业企业类型不同将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未来应注重工业企业内部改革和转变。  相似文献   
997.
简述了我国制药工业概况和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现状,解读了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介绍了该标准的分类控制思路、控制重点、污染物控制指标设置、排放限值确定以及无组织控制要求等内容与特点。该标准从全过程控制的角度构建了适用于制药工业的VOCs控制指标体系,对完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管理体系、补齐VOCs污染防治短板、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信息安全措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然而,这些信息安全措施是否会对原有的功能安全措施产生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两者如何有效兼容运行,业内并无公认的、可落地执行的解决方案。为保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功能的可靠执行,同时又能有效抵御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安全攻击,须探索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有效确保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措施相互兼容的技术方案。以典型的SIL3和SL3工业控制系统为例,基于功能安全措施,逐一遍历信息安全措施,识别出两者潜在的矛盾问题,采用事件树和风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协同解决方案,最终得到工业控制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一体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燃煤锅炉、烧结机和催化裂化炉排放工业烟气的湿法脱硫装置进出口粉尘特性的测试分析,从粉尘的粒径分布、疏水性以及吸收塔的内部结构研究湿法脱硫对3种工业烟气粉尘的协同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湿法脱硫具有粉尘的协同脱除作用,燃煤锅炉可以通过高效的湿法脱硫协同达到超低排放;而烧结烟气的粉尘疏水性高于燃煤粉尘,脱除效率一般,需要采用更复杂的吸收塔结构;催化裂化的粉尘由于细颗粒物占比更大,颗粒物的脱除效果比燃煤粉尘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安防》2020,(3):72-72
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移动通信技术向下一代演进,5G应运而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5G不仅仅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更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紧跟5G全球标准的制定步伐,在5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5G商用系统和终端产品日趋成熟,在视频监控、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以5G为平台的全方位信息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