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同时,为解决属性区间识别模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在收集天然气管道历史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模型,从历史事故数据中获得客观权重;最后依据置信度准则对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进行属性识别,实现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等级划分.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近年来发生的13起天然气管道事故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属性区间识别模型操作简单,结果合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进一步可为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和应急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并通过长江上游52个县的实证分析,得出大部分县的生态安全状态堪忧,只有少数县处于安全状态.主成分投影法能较好地反映区城生态安全状况,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及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PPR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PPR),对成都市区大气采集样本中的元素含量数据和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进行分析,得到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的权重贡献率。结果表明:影响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为燃煤尘和土壤道路尘,它们的贡献率均达40%以上,与成都市区内大气污染来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24.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徐伟  周忻  马玉玲  袁艺  钱新  葛怡 《灾害学》2012,(1):98-100,110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区;③总体而言,灾害脆弱性较低的地区集中于上海城市中心区,而城市边缘区的社会脆弱性一般较高。  相似文献   
25.
中国南方塑料大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中国南方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160个气象观测站台1990-2009年的气象资料,综合考虑气温、光照、风速、降水等主要致灾因子,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了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南方塑料大棚气象灾害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方塑料大棚的气象灾害月份和季节的风险等级,并按季节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春季四川盆地地区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设施作物生长,风险最低,重庆、贵州等地由于由于太阳总辐射低,设施作物易受到寡照灾害,风险等级最高;夏季沿海地区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对设施结构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风险;秋季高灾害风险等级分布较少,以低风险为主;冬季以北纬25°为分界线,北部地区气温低、热量条件缺乏,不适宜塑料大棚发展,南部地区则相反,风险低。我国南方秋季西部地区、冬季南部地区及春夏两季的四川盆地地区的气象灾害风险最小,适合塑料大棚的发展,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塑料大棚发展的合理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将遗传投影寻踪与回归分析技术运用到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将此技术与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实例比较,投影寻踪回归方法不但可以合理地作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而且消除了神经网络方法中类别判断不够精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根据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投影寻踪法,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以全球11个主要产煤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提出提升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针对页岩气特殊的开发方式及环评难度比常规气大的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建立了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曲线投影的方式,并将投影寻踪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样本各指标的曲线投影和动态聚类方法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并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优化模型。结合全局最优经验指导和信息素交流,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维持蚁群的多样性,且收敛性较好,同时也避免出现局部最优。对四川省威远页岩气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的环评属于差类(4级),2012年和2013年的环评属于中类(3级),其中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废水排放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达标率等指标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较大。在页岩气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技术落后,再加上环保投资不高,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随着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及页岩气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威远页岩气区块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开发时间越长,开采难度越大,将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结果与威远页岩气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符,为页岩气气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科学基础。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具有无需设定参数、操作简单、客观等优点,是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动态聚类思想,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与投影寻踪聚类方法相比,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不但可以作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而且消除了投影寻踪聚类方法中密度窗宽确定的人为因素,把寻优过程和聚类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0.
赖书林  张宇明 《环境》2007,(6):100-101
以珠海市美丽湾后山边坡为例,分别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岩质高陡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再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得出评价结论,是以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