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7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2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塞上雄姿     
刘旸 《劳动保护》2012,(10):50-51
2012年8月27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宁夏石嘴山市拉开帷幕。本次竞赛的主题是:团结、合作、交流、提高。  相似文献   
72.
正针对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区域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法制建设滞后,物质储备不足等问题,作者从构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健全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和调用制度,给予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随着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相似文献   
73.
<正>2014年7月14日16时15分,云桂铁路Ⅰ标富宁隧道发生坍塌事故,15名作业人员被困。中国中铁二局昆明应急救援队接到参加抢险救援的命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和设备开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在多方努力下,历经130 h的艰苦奋战,幸存的14名被困人员于20日2时58分被成功救出。成功经验接出警反应迅速,组织有序事故发生后,中国中铁二局昆  相似文献   
74.
<正>笔者认为,造成事故后的二次伤害和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在既没有弄清原因,又没有采取基本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二是这些企业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虽有应急预案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又未组织演练,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应急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因此,想要有效避免事故后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75.
八闽动态     
<正>福州市加快江阴化工基地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一是利用监管平台加强远程巡查监管,监测预警江阴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情况。二是加强企业职工操作规范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安全操作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和安全救护等内容培训。三是引入第三方机构专家定期检查机制,与安监日常检查相结合,提高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性。四是督促化工企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76.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4):2-2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迅速前往灾区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77.
消防部队作为应急救援专业化力量,提升消防应急救援主体力量的专业化程度,逐步实现消防部队与专业救援体系的有机整合,才能真正解决救援难题。  相似文献   
78.
为适应煤矿安全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煤矿抢险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黑龙江煤矿救援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本省高素质、战斗力强的专业矿山救援队伍。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的《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矿山救援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黑龙江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黑龙江煤矿救援中心以组织竞赛、开展比武练兵为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规范了矿山救援秩序、完善了矿山救援体制,提高了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起一支“思想革命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科学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专业化矿山抢险救援队伍,提高了矿山救援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技术装备水平和救援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79.
杨璇 《劳动保护》2009,(8):69-69
2009年7月4日,全国矿山救援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在第七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交流了部分矿山救援队伍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80.
地震应急救援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2000年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2001年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2002年成立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出生阿尔及利亚开启我国参与国际救援先河,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04年组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2005年中国国际教授队执行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巴基斯坦地震国际教授;2006年建立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运工作机制,首次举办国际多国地震救援演练;2007年建成国家和省级一体化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现场技术系统;2008年建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教授训练基地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