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363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在分析我国原镁工业整体形势的基础上,就我国皮江法炼镁的技术现状与国外先进硅热法炼镁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根据我国主要镁产区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特点,提出对皮江法炼镁工艺进行改造和革新,以原镁企业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以及建立促进原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为对策,构建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其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2.
《中国环保产业》2008,(1):60-61
由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开发的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 (EGSB) 反应器技术,适用于淀粉、啤酒、柠檬酸、屠宰、制药等行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653.
多氯联苯对孔雀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利用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环境雌激素的可行性,采用浸浴法分别使用17β-雌二醇(E2)和多氯联苯(PCBs)对雄性孔雀鱼成鱼进行染毒,30d后测定其性腺系数(GSI)和肝指数(LSI),并将鱼体整体匀浆进行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磷、脂和糖蛋白特异染色分析.结果表明,PCBs对雄性孔雀鱼具有雌激素效应,和E2均可以诱导雄性孔雀鱼体内产生Vtg,但诱导组雄鱼GSI及LSI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ative-PAGE及磷、脂、糖蛋白特异性分析表明,孔雀鱼Vtg是一种富含磷、脂、糖的蛋白,具有VtgⅠ、VtgⅡ和VtgⅢ等3种形式,其分子量分别为642kDa、541kDa和441kDa.雄性孔雀鱼Vtg可作为环境雌激素监测的有效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654.
湿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淀粉、餐厨垃圾的湿热水解均质化处理等方面.对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湿热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湿热处理工艺条件优化分析、湿热处理工艺对底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沉淀目前湿热处理工艺成果应用与成果转化相关信息,并对湿热处理工艺的潜在应用领域做出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655.
将淀粉负载到沸石表面得到新型重金属离子复合吸附剂ZLS。分别从沸石与淀粉质量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与重金属初始浓度不同方面考察了复合吸附剂ZLS吸附 Pb2+、Cu2+、Ni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沸石与淀粉质量比为10:1,pH为6,吸附温度在30℃时,复合型吸附剂ZLS对Pb2+、Cu2+和Ni2+ 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ZLS对Pb2+、Cu2+和Ni2+的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以及颗粒内部扩散模型;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状态属于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656.
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连通性对流域水文过程特征、水环境条件以及河湖蓄泄能力等有较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是河流高度发育并受到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区域,并且区域内水系结构破坏、河流连通受阻已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现有的河流连通评价方法的分析,尝试建立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平原河网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并以鄞东南平原河网为例开展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的河流连通性比1990年的明显减小。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能较好的评价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结果优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7.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绩效,以案例教学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指导,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构建以事故-原因-培训(ACT)为关系链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亦称ACT安全培训法。该方法将事故案例贯穿培训全程,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利用事故致因24Model追溯导致事故的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因素,基于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以有限空间作业课程培训体系设计实施为例,验证ACT安全培训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参训人员数量及考核成绩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受训人员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都得到有效提高,验证了ACT安全培训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658.
水中天然有机物混凝过程的光学在线监测及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腐殖酸为去除对象,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混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PDA输出信号(FI曲线)的特征值与絮凝体粒径和有机物去除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弱酸性(pH=5.0)T和中性(pH=7.0)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剂投量,腐殖酸的TOC去除率可达50%,UV254去除率可达80%-90%,但pH=7.0时的投量为pH=5.0的5倍以上,在pH=5.0的条件下,吸附电和中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但在混凝剂投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卷扫絮凝也起重要作用。在pH=7.0条件下,卷扫絮凝则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