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158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01篇
综合类   1620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42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傅尧信 《四川环境》1996,15(1):53-56
本文阐述了地下水污染潜势评估的重要性,介绍了三种方法,对其中的废物-土址-地点相互作用列表法作了详细介绍,并将WSSIM法用于四川省什邡县化工开发区地下不污染潜势估。  相似文献   
93.
用故障树分析(FTA)法对事故实例进行剖析,定量地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指出了事故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4.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一种工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一种工程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筑火灾的区域模拟理论和人员疏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计算出火灾中达到危险状态的时间和整个疏散过程所需的时间,通过对比这两个时间,来确定火灾危险性的大小。这种方法概念清晰,简单易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际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也可用于对火灾的安全工程设计评价和安全咨询。  相似文献   
95.
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易引发事故.目前对疲劳的测定多采用主观感觉测试法,仅对罗列症状做出"有"与"无"的判定,不能对症状的程度做出量化判断.笔者应用模糊数学中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原理,通过确定人的疲劳因素集及其评价集,构建了人疲劳的综合评价模型.制定了疲劳指标评估表,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对疲劳的定量分析,对人的疲劳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计算,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保护,对职业卫生工程、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
阎卫东教授,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中国西部教育顾问。1964年4月生,黑龙江伊春市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选矿工程专业,1996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0年于法国南锡矿冶工程师学院获工业转型及现代化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东北大学、辽宁省计委、本溪市计委、经委、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从事教学、经济、行政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7.
双盲测试是一种经典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测试结果依赖人的影响或解释的情况。本文记录Sandia国家实验室对MOLE可编程探测系统进行双盲测试的整个过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设计、测试参数设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8.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压降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公安机关是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全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2005年,全省公安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加强事故隐患治理工  相似文献   
99.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4):347-347
德国危险评估研究院(BfR)对使用一种含有纳米颗粒的家用喷雾剂提出了警告。这是首次对基于纳米技术的产品实施的召回。在2006年3月,德国毒物控制中心接到的约100次报告称,人们在使用了一种名为Magic Nano的表面清洗喷雾剂后,出现了咳嗽、发烧、头痛等症状,有些人还因肺部水肿而住院。这种喷雾剂被设计用来处理玻璃及陶瓷表面,使它们能防水、抗污、易于清洁。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我国交通道路事故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来至200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在十万人以上。2005年车祸死亡人数5年来首次回落,无疑,这是道路交通安全上的好兆头。对此,1月13日北京交通台广播披露市交管局官员的话:北京2005年交通事故较低,万车人员死亡率比美国同年要低。作为城市灾害研究的专家,我十分希望这一切是事实。但从城市综合减灾管理及其应急建设角度看,我以为如此“多事”的北京道路交通不该过早地为自己做出如此圆满的结论。我以为应该做些说明,因为一个城市交通安全与否,交通秩序如何不能单听管理部门的一面之辞。迄今北京市还困扰在一年胜似一年的交通拥堵无良策中。在公众没有充分听到2005年12月5曰北京八达岭岭公路发生1949年以来最大交通事故(死亡24人,伤9人)的分析与听证后,匆忙于得出北京交管科学管理水平高、北京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美国同期水平的结论,我相信质疑的会有许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