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受三峡蓄水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水文生态系统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四大家鱼产卵适宜度下降以及像中华鲟这类生殖洄游性鱼类鱼卵孵化率降低。建设人工鱼礁是缓解长江渔业资源衰退、保护长江物种多样性、保持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水槽模型实验,以透空正六面体型人工鱼礁为研究对象,将鱼礁块体与护岸相结合铺设在河道岸坡上,构成鱼礁型生态护岸。通过对鱼礁型护岸周围水面线及水流流速等水力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鱼礁型护岸的鱼类产卵场水力因子。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河道两岸铺设透空型人工鱼礁其周围水流流速可维持在0.84~1 m/s之间,处于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最适宜的流速范围内;且由于鱼礁的存在,使岸坡附近水流流速梯度增大并产生上升流及背涡流等一些复杂的水流流态,这些水力因素又刺激了四大家鱼的交配活动,增加鱼类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82.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水污染排放贡献超过10%,大气污染物占比更超过70%。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识别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点行业COD、氨氮、SO_2、NO_x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排放强度拆分为末端削减、技术工业和产品结构三个指标,分析2012—2020年和2020—2030年两个时间段内,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影响大,贡献值之和约为90%,两者分别代表末端处理技术对污染排放的削减程度,以及高附加值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水平;COD、SO_2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由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共同作用,NO_x的排放强度较高且未来末端削减水平进步小,未来需要重视该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83.
吉林省松花江中下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施总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并以此研究吉林省松花江中下游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吉林市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方案 ;最后探讨了总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
以丰富的实际资源,论证了地下水中Cr、V、Co元素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除了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有关外,主要爱乔石和氧化还原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85.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竞争利用之矛盾解决的基本方法以及水资源的三种基本分配模式 ,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趋势与流域国间的用水矛盾以及现有的流域国间的合作程度、流域的管理机制条件的分析 ,认为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 ,进行全流域水资源全局分配是较为合理和切合实际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86.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邓晴  曾广权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35-136
阐述了澜沧江流域规划区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水能、矿产、生物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7.
关于构建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管理新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江汉中下游的水环境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及中国国情,提出了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管理新体系的设想。文章旨在为江汉中下游建立一个科学的水环境管理体制提供一些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88.
本文系统阐述了区内上石炭统地层的分布范围、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及所含生物群面貌。  相似文献   
89.
曾昭华 《环境与开发》1997,12(2):12-14,26
运用环境地质学,胶体化学理论,采用化学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亲石元素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等地下水中某些重要元素的形成及分析规律。  相似文献   
90.
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中,临沦应利用其地域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沿江旅游,避寒避署和生物资源利用等产业,并针对不同产业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以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