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2746篇
基础理论   430篇
污染及防治   615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技术 ,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 ,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水力负荷的选取、氮去除问题和土壤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952.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用煤灰渣人工土壤和风车草组成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中总和无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92%和73%-92%,其处理出水中总和无机浓度大部分低于1mg/L,达到了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的二级排放标准。垂直流煤灰渣人工湿地系统对的去除作用主要有:物理作用、化学吸附与沉淀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以及植物摄取等作用,其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的去除率分别为22.8%、50%-65%和1%-3%。  相似文献   
953.
叙述了采用有用微生物脱除废水中及卫解难分解性化合物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54.
丹麦的污水氧化沟脱氮,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六十年代,丹麦是认识到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的少数国家之一。由丹麦工业大学和克鲁格(Krüger)公司率先开展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的开发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交替运行式氧化沟(Phased Isolation Ditch,PID)为主要特点的氮、治理工艺。自1973年建成第一家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厂以来,目前丹麦已有三十多家生物脱氮、的污水厂,其处理能力达138万人口当量(60克BOD/天或  相似文献   
955.
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清后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41-42,80
对生物脱氮除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分析,因其脱氮和除受多种因素影响,择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6.
甲基异柳磷和三唑磷对几种淡水鱼的毒性比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测定了有机杀虫剂甲基异柳和三唑对淡水鲳Colossoma brachypomum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的急性毒性。其中甲基异柳对三种鱼的96hLC50分别为1.34、1.46和0.14mg/L,三唑为0.06、0.035和0.008mg/L,该测定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条件下,甲基异柳对鱼类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57.
本文以废水生物除的原理及特点为基础,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除的主要工艺及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58.
农业磷素流失途径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道涵  梁成华 《生态环境》2002,11(2):183-188
综合评述了农业素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控制污染源方面要注意肥用量和肥有效性的提高,减少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控制素流失方面要针对素地表和土体内迁移流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素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素污染的治理关键是切断源和流失途径的联系,根据污染源的等级划分因地制宜地采取治理措施;要将和氮综合治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BMP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5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沉积物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沉积物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指数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前20h为快反应,释放速度较大,随后进入慢反应,逐渐达到最大释放量;(2)沉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其组成有关,其中与总氮、总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沙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粘粒含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与Olsen-P(0.5mol·L-1NaHCO3,pH8.5提取的)和易解吸态(RDP)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3)可以根据总和有效含量来比较和预测湖泊沉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且根据有效含量可以得到比根据总含量更可靠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系统揭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0.
旅游活动对九寨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包维楷  何丙辉  刘艳 《生态环境》2006,15(2):284-288
2005年4—9月,选择九寨沟旅游热点景点五花海与珍珠滩,设置了4组对比样地(干扰与未干扰对照),采用径流实验方法定位监测了25个降雨事件下的地表径流、湖边水体与地表降水中的全氮、全含量,分析了旅游活动对九寨沟核心景区林下地表径流与湖边水质中氮/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旅游活动对湖泊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表径流中的全氮/全含量均显著高于近地表层降水中的全氮与全,也显著高于天然降水中的含量;(2)旅游活动后,径流全氮和全含量都增大;(3)径流全氮和全含量与土壤物理因子呈显著相关关系,地被覆盖因子中的凋落物因子影响径流全含量较显著;(4)地表径流全氮、全含量大于湖边水全氮、全含量,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表明旅游活动引起了氮/向湖泊的输入加大。研究结果提示,控制游客的游径扩大,湖岸边地被层植被恢复等措施是削减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