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几种化感物质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肉桂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肉桂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分别在 1× 10 -5molL-1、1× 10 -3molL-1、1× 10 -4 molL-1浓度时降低了叶绿素含量 (P =0 .0 5 ) ,而在 1× 10 -6molL-1、1× 10 -4 molL-1、1× 10 -5molL-1浓度时抑制了杉木幼苗胚根和胚芽的生长 (P =0 .0 1) .3种酚类物质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在 3种酚类物质中 ,肉桂酸对杉木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羟基苯甲酸次之 ,苯甲酸最弱 .这表明酚类物质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杉木幼苗的生长 ,降低其生产力 ,可能是连栽杉木人工林生产力降低的因素之一 .图 2表 1参 14  相似文献   
82.
83.
电生成羟基自由基及对染料降解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红外光谱分析(IR),研究了茜素红及酸性铬蓝在电解槽中处理前后的电化学行为的变化,进一步阐明Fenton试剂的作用机制,电解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溶解的Fe^2 进行随后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Fenton试剂),进而对有机染料进行氧化反应,使其不饱和的-N=N-双键断裂,分解成萘胺和氨基苯酚左侧酸两个部分,从而达到有机染料降解,脱色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电解处理15min内,脱色率和CODCr的去除率变化较大,电解处理1h,CODCr的去除率达80%,脱色率达98%。  相似文献   
84.
采用共沉淀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钛与铜离子共掺杂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P)(HAPTiCu),以大肠杆菌为目标物,研究了不同材料负载的多孔镍网薄膜在弱紫外光下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HAPTiCu在弱紫外光下具有高效杀菌效率,并远远高于HAPTi和P25 TiO2薄膜.这主要是铜离子的抗菌与光催化分解细菌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表明杀菌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2-.HAPTiCu薄膜释放的铜离子在光催化杀菌反应过程中,被光催化还原沉积在表面,导致了较低的铜离子溶出,从而保证了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采用羟基自由基对斯式根管藻、日本星杆藻、裸甲藻和细菌进行杀灭实验,确定杀灭入侵赤潮生物的所需OH^-比值浓度为0.68mg/L。当OH^-比值浓度达到0.68mg/L时,致死多甲藻(Peri.Spp)等10种赤潮生物效率达到99.8%,致死膝沟孢子、多甲藻孢子效率达到100%。试验数据表明,强电离先进氧化OH^-是治理赤潮有效、可行的绿色新方法。  相似文献   
86.
以125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水中雌酮(E1)在铁(Ⅲ)-草酸盐体系中的光降解;考察了初始pH值、铁(Ⅲ)/草酸盐配比、E1初始浓度对E1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铁(Ⅲ)/草酸盐体系能引发E1的光降解.在pH=3.5,Fe(Ⅲ)/Ox配比为10/120μmol/L时,2 mg/L E1光照160 min可以降解59%.在pH 3~6范围内,pH为3~4时E1降解效率最高;在2~10 mg/L范围内,光降解效率随水溶液中E1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7.
88.
利用尼罗蓝染色法从盐分含量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分离出8株具有PHA合成能力的菌株,通过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PHA产量,进一步筛选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1株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并研究了含盐量和pH对菌株积累PH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PHA高产菌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在盐胁迫下细菌体内的PHA含量提高,在含盐量在5%以内时,盐分对合成PHA产量影响较小,PHA最高产量为61.2 mg/L,最低为57 mg/L,说明该菌有一定的耐盐性。在pH为5~8内,细菌细胞干重变化不大(184.4~199.4 mg/L),最佳pH值为5,此时PHA产量达84.2 mg/L。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利用蜡样芽胞杆菌所得PHA样品具有和标准品相同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9.
土臭素(Geosmin,GSM)是一种由蓝绿藻及放线菌产生,具有令人讨厌土霉味的化合物.地表水中存在土臭素,尽管量少,但因传统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大大降低了饮用水的感官质量.本文采用大气压强电场电离放电结合水力射流空化方式制备的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s,·OH)对水中GSM进行氧化降解,研究了氧化剂投加剂量、接触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根据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获取的中间产物探讨了·OH氧化降解GSM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剂投加剂量为0.8 mg·L~(-1),管路中接触反应6 s,可把初始浓度100 ng·L~(-1)的GSM降解到10 ng·L~(-1)以下;提高氧化剂投加量至2.6 mg·L~(-1),接触反应180 s,可氧化降解500 ng·L~(-1)的GSM至10 ng·L~(-1)以下,达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在GSM水样中加入叔丁醇(Tertiary butyl alcohol,TBA)·OH淬灭剂,GSM氧化降解效果明显降低,间接证明了降解GSM的主要物质为·OH.对氧化降解GSM的中间产物分析表明·OH可以破坏GSM双环结构并最终将其矿化成CO_2和H_2O.  相似文献   
90.
鄱阳湖位于我国农业大省江西省,表层湖水中羟基自由基(HO·)引发的水体光化学反应,可能对流域内的农业污染物—抗生素具有潜在的净化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氙灯模拟太阳光测得鄱阳湖及周边河流羟基自由基表观光量子产率(ΦHO·),在丰水期为(0.57~10.33)×10~(-5),枯水期为(0.45~3.52)×10~(-5).丰水期溶解态有机物(DOM)对HO·形成的贡献率为85.8%~98.7%,枯水期为58.5%~97.6%,表明DOM是HO·形成的主导物质.可能由于水体混合均匀,丰水期除抚河水体可能有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外,其它湖泊与河流的水化学组成接近,表现出随溶解态有机碳含量升高,ΦHO·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枯水期水体各化学组成含量显著高于丰水期,光屏蔽与淬灭可能起主要作用,只有当NO_2~-含量较高时才显示出对HO·形成的贡献.依据太阳光强可得鄱阳湖丰水期及枯水期表层水HO·的稳态浓度分别为9.51×10~(-16)与4.92×10~(-17)mol·L~(-1),湖水中5种抗生素在HO·作用下的半衰期分别为2.3~13.9 d与44.5~268.7 d,丰水期鄱阳湖表现出更高的光化学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