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5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2011年底至2012年初,广州市先后发生了数十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病例。为了坚决及时地打击以箱包皮具制鞋为主的企业违法使用"毒胶水"行为,广州市安委会迅速组织成立了4个督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巡回督查。  相似文献   
22.
备受关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防治法》)日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黄汉林表示。"2011版《防治法》的突破比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职业病定  相似文献   
23.
在城市的许多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从地铁到高楼大厦的建设,从城市美化到千家万户的家居装修。建筑行业关乎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正视建筑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为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24.
甲醇(CH_3OH)又名木醇或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燃烧、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沸点为64.5~65.0℃,比重0.791 5,闪点16℃,自燃点446℃.爆炸范围6.0%~36.5%。能与水及醇、醚、酮、酯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由木材干馏或用氢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合成而得。  相似文献   
25.
河北安新县曾发生过一起油条烹饪工铅中毒事故。此中毒事故的2名中毒者系从事炸油条职业,因腹痛而住院,另有乏力、头晕、睡眠差、便秘、记忆力减退等临床表现,经两家医院进行多项检查后不能查出病因,治疗无效,因而请求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会诊。经进行尿铅化验,  相似文献   
26.
施倚 《劳动保护》2010,(12):113-113
编辑同志:生产经营单位为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应采取什么措施?  相似文献   
27.
铅(Ph).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相似文献   
28.
张敏 《劳动保护》2014,(12):56-58
<正>铸造作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从业人员多、产量大。我国铸造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铸造作业存在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导致多种职业病。尤其是,铸造作业是国际癌症中心确定的致癌(肺癌)作业。国家推行绿色铸造企业,倡导从铸造大国走向铸造强国,积极促进铸造产业更新换代。基于此,2014年6月,卫生计生委通告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51-2014《汽车铸造作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于2014年12月正式实施。该标准具有预防性、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从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到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全过程管理范例。  相似文献   
29.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0.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1):61-61
正132种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原则和职业病的遴选原则,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15种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18种,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另外,调整后仍然将职业病分为10类,其中3类的分类名称做了调整。一是将原"尘肺"与"其他职业病"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是将原"职业中毒"修改为"职业性化学中毒";三是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修改为"职业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