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51.
以减少氨气释放量为主要指标,从初筛获得的具有除臭效果的菌种中复筛出一株J3菌株,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减少氨气释放量达80%以上,对生活垃圾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通过对其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实验,初步确定为掷孢酵母。  相似文献   
52.
招标信息     
《中国环保产业》2014,(7):72-72
正一、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进展阶段:工程设计建设周期:约一年总投资额:约200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资金相关工程:土建工程、景观绿化、照明工程、管网工程、厂区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相关设备:泵类设备、阀门类设备、电气设备、格栅、沉淀设备、消毒设备、除污设备、仪器仪表、脱水设备、除臭设备。工程概况:该项目为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远期日处理量约20,000吨,一期日处理量约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新型微生物除臭剂,以氨和硫化氢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驯化富集、稀释涂平板和分区划线的方法,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4株除臭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1株除臭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X3。该菌株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82%。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分析,X3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其除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长曲线进入对数期,除臭率也呈现对数增长,在稳定期时,除臭率达到最高;上清液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37%和30%,而下沉细胞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高达83%和79%,因此,该菌的主要除臭成分为活体细胞。  相似文献   
54.
东莞市市政污泥集中处置工程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市东部污泥处理处置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000 t/d,远期规模为1700 t/d,工程采用污泥造粉工艺对全市部分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进行处置,使其达到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本污泥处理处置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及除臭工艺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5.
根据微生物之间协同关系的微生态理论筛选、组合获得一种由6株功能菌组成的除臭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对粪便原位除臭效果良好,对综合恶臭的平均去除率为54.97%,最大去除率为72.95%。通过16 S r DNA、18S r DNA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同源性分析,菌剂中的6种微生物为罗伦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Bacillus saf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鉴定结果表明,复合菌剂中有酵母菌、芽孢杆菌、霉菌、乳酸菌及光合菌,这些功能菌属于当前生物除臭复合菌剂中的主流菌群。  相似文献   
56.
采用菌剂挂膜,活性污泥挂膜和自然挂膜3种不同方式形成生物滴滤塔,考察挂膜方式对生物滴滤塔去除H2s恶臭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H2S浓度为5mg/m3时,菌剂挂膜、活性污泥挂膜、自然挂膜形成的生物滴滤塔出气H2s浓度分别为15.7~17.4、11.6~14.8和15.0~15.9μg/m3;塔内压降分别为3—4mm水柱、6mm水柱和4—5mm水柱;喷淋后滤出液中硫酸根的浓度分别为14、22和17mg/L,硫的转化率分别为45%、60%和50%。当进气H2S浓度增大至7mg/m3时,3个塔经过7d的调整后,均能达到稳定状态,稳定后3个塔中出气H2s浓度和压降基本没变,喷淋后滤出液中硫酸根浓度依次增大至25、31和30mg/L左右。采用活性污泥挂膜形成的生物滴滤塔处理H2s的能力比菌剂挂膜和自然挂膜的高。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臭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并严重损害了城市居民健康。污水脱臭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通过介绍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常用除臭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阐述了目前低温等离子体法及纳米材料净化法等除臭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除臭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8.
以复合生物滤池作为生物除臭反应器,活性污泥作为菌源,进行氧化S2-和NH+4的活性驯化,2周后驯化成功,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平板划线分离,共分离出5株菌,其中细菌、酵母菌平板上各2株,霉菌平板上1株。将分离出的5株菌分别接种至含S2-、含NO-2和含NH+4的3类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2周,通过对菌株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筛选出2株净化H2S的高效菌株,2株净化NH3的高效菌株,能利用恶臭气体作为基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的主要危害、臭气的来源及基本成分,概述了常用的除臭技术及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天山污水厂除臭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天山污水厂污泥浓缩池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进行除臭的试验研究,针对污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复配的天然植物提取液经净化器挥发后,在半封闭的空间内实现了H2S气体平均去除率96%以上,彻底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