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41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15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agencies are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ir constituencies.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cleanup of contaminated sites. Leaking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s (USTs) constitute a major source of subsurface and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a regulatory body's efforts may be directed toward the management of UST-contaminated sites. In order to manage remedial sites effectively, vast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must be maintained, including analytical dataon chemical contaminants, remedial design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details. Currently, most regulatory agencies maintain such information manually.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to manage the data effectively. Some agencies have introduced automated record-keeping systems. However, the ad hoc approach in these endeavors makes it difficult to efficiently analyze, disseminate, and utilize the data.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UST-contaminated site management at the Waste Cleanup S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Dade County, Florida. It presents a viable design for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The proposed solution is based on a back-end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relevant tools for sophisticated data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The database is designed with all tables in the third normal form to ensure data integrity, flexible access, and efficient query processing. In addition to all standard reports required by the agency, the system provides answers to ad hoc queries that are typically difficult to answer under the existing system. The database also serves as a repository of information for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o ai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isk analysis. The system may be integrated wit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 pres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patial data.  相似文献   
82.
浅论灾害科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查阅了大量灾害科学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灾害科学研究现状进行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83.
回顾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历程,跨越了两个世纪。笔者认为1982—1992年,以国家公布“安全科学技术”为一级学科即GB/T13745—1992为标志,随后迎来了我国安全科学理论及学科建设发展的第一个春天;2000年至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理念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中国安全科学理论发展及学科建设提供了时代新机遇,丰富了创新理念,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动力,迎来了我国安全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指出当前学术论文投稿中的浮躁现象,应该倡导求真、务实、创新、和谐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论证了地质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是一种重要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工具,本文阐述了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了其基本特点,认为元胞自动机在安全科学与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其在滑波预测、地下水渗透、岩爆预测等几种矿山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Simulation model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tools for synthesizing and applying information in almost all aspects of land management. They are particulary valuable for predicting and comparing outcomes of alternative decisions and assumptions. Models also permit managers to consider and integrate the potential influences of a large number of variables.  相似文献   
8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典型型号公交车的火灾发展过程,探讨车门打开对火情发展和人员逃生的影响.通过描述火源、公交车的结构及其内饰物的属性,研究车厢内关键位置的温度分布、能见度及CO和O2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公交车的火灾发展、烟气运动过程及对人员安全逃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门打开后由于供氧充足,明显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和烟气扩散,并使得燃烧温度显著提高;打开车门后20 s内,车门附近能见度和O2体积分数显著增高,CO体积分数有所降低,是乘客逃生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87.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菌株TP、XB、MY和TQ,采用海藻酸钠悬滴法并添加膨润土制成微生物固定化吸附剂,研究该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固定化颗粒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实验室条件下,当吸附温度为30℃时,6 h后固定化吸附剂进入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阶段。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吸附剂适合不同的等温模型。4种微生物吸附剂均与Lagrange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最佳,且吸附量从高到低为TQ、TP、XB、MY。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表明,20℃下XB和MY对Cr3+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缓慢吸附阶段;30℃和40℃下固定化颗粒均呈现表面吸附—缓慢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并且均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8.
以遥感影像数据、专题数据、DEM数据、气象站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RS&GIS等方法对长白山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由中部向东西两端逐渐降低.各生态安全等级面积从大到小为临界安全等级、较安全等级、不安全等级、较不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统计了各行政单元的平均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构成,各县市生态安全水平从高到低为长白县、抚松县、安图县、和龙市、临江市,各县市的生态安全等级构成也有所差异.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水平以临界安全等级为主,整体上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兰州地区六六六(HCH)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多介质暴露模型,结合兰州地区人群状况,计算了各年龄人群通过11种暴露途径对六六六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居民对环境中六六六的终身日平均暴露量为2.01×10-5 mg/(k·d)(儿童)和2.53×10-5 mg/(kg·d)(成人).暴露途径中以食物暴露为主导,其次是呼吸暴露,皮肤暴露作用很小.食物中贡献较大的为谷物和蔬菜.相应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5.40×10-9 a-1(男性)和6.30× 10-9a-1(女性).兰州地区六六六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低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标准,兰州地区六六六人群暴露水平与天津、太原、太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六六六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兰州人群成人的六六六暴露量大于儿童,成人是六六六暴露风险最高的群体.各项参数中,谷物和蔬菜摄食量和相应的六六六残留浓度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各年龄段人群对HCH的日均暴露量的分布特征,各输出变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但6月26日蟹种池反而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水源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蟹种养殖池(p<0.05).养殖前期,水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养殖后期蟹种池高于水源水,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台风过境后,水源水氨氮质量浓度达2.21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达0.467 mg/L,表明农田化肥水和地表径流可能是导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