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但6月26日蟹种池反而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水源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蟹种养殖池(p<0.05).养殖前期,水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养殖后期蟹种池高于水源水,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台风过境后,水源水氨氮质量浓度达2.21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达0.467 mg/L,表明农田化肥水和地表径流可能是导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13%和184.5%;水源总氮高于成蟹池,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434.2%、211.7%。在养殖周期中,成蟹池CODMn持续升高,且总体上高于水源组,水源组CODMn则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二者基本上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成蟹池中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p H值、CODMn;水源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硝酸盐、CODMn。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成蟹池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优于水源组,而p H值、CODMn、磷酸盐、总磷较水源略有超标,但超标幅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湖南大通湖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对水质净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检验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对渔业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于2011年4-9月(河蟹主要生长时期)对湖南大通湖河蟹生态养殖池塘进行调查监测.大通湖水源区常年肥水养鱼,TN、TP、CODMn等均超标,水体呈富营养化;河蟹生态养殖池塘TP等超标.9月底,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中CODMn、TN、NH4+-N、NO2--N相对于水源区分别降低了56.5%、72.9%、66.6%、79.5%;而TP的质量浓度有所上升,增幅为83.3%.TP的上升与水源区水质、后期饲料投喂量增大和伊乐藻的衰亡有一定关系.总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且池塘中大量水生植物对N、P的吸收效果显著,池塘水质显著优于水源区.  相似文献   
4.
贾延  马旭洲  张文博  戴丹超  刘宇 《环境化学》2020,39(6):1544-1554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5月7日至10月13日,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幼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大眼幼体经160 d养殖,蜕壳11次成长为幼蟹,T均值为27.0±2.9℃,总有效积温为3085.3℃·d;随蜕壳次数增加,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指数函数y=42.166e~(0.2644)~x,R~2=0.9629;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二次函数y=33.059x~2-98.244x+160.05,R~2=0.9992.幼蟹池溶解氧(DO)在养殖前期优于水源,NH~+_4-N、NO~-_2-N、NO~-_3-N总体优于水源,PO_4~(3-)-P在高温季节优于水源,COD_(Mn)在整个养殖阶段均较水源差.除TN、TP、COD_(Mn)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幼蟹池和水源其它水质因子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 mg/L和044~153 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 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 g,干重达857~1053 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 mg和1560~6600 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821 mg和899~4837 mg,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薸吸收对水体N去除的贡献率为5326%~6524%,对水体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958%~7419%。由此可以看出,大薸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大薸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筛选得到的网箱优势植物大薸和青萍为研究对象,设置青萍、大薸单种和青萍-大薸混栽3种体系,考察其对网箱养鱼氮磷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青萍生态网箱、大薸生态网箱、青萍-大薸混栽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对网箱养鱼氮的回收率分别为41.5%、39.35%、39.50%和36.05%,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1.54%、29.80%、30.22%和27.74%,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的氮磷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萍生态网箱、大薸生态网箱、青萍-大薸混栽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65%、26.29%、26.59%、23.06%和18.70%、17.21%、17.38%、14.63%,生态网箱的氮、磷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p0.05);对氮磷移除效果最好为青萍,网箱要达到理论上氮磷零排放的养殖面积与水草面积比为1∶19.90。  相似文献   
7.
8.
戴丹超  马旭洲  张勇  周桢 《环境化学》2019,38(11):2573-2582
为研究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7年5—10月对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滆湖渔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个养殖期间池塘T、DO和pH与水源差异较小,TN、NH_3-N、NO~-_2-N和NO~-_3-N总体低于水源,TP、PO■-P和COD_(Mn)总体高于水源,池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含氮化合物的吸收转化.池塘和水源水质等级在Ⅲ类以上的频率分别为76.7%和50%,主要超标指标均为TN、TP和COD_(Mn).池塘和水源的水质排序结果表明,养殖前中期池塘水质大体优于水源,后期及起捕后劣于水源,若将养殖尾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最终汇入滆湖,会对滆湖水体造成污染.高温季节及时割去伊乐藻冠层和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可能是优化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态效益的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