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41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15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献^[1]中提出了分散体系、分散介质、分散相的概念,前文^[2]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三元分散体系,本文认为水体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复合四元分散体系,分散相是:①粗分散相,②假胶体^[3]分散相,③真胶体^[3]分散相,④分子离子分散相。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分离方法的理论(方法)是给水(排水)处理理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2.
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视化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的技术领域,它是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于计算科学。目前已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发展概况、实现过程以及可视化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993.
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安全学科的内涵是该学科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学科内涵包括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学科属性、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就安全学科来说 ,其研究对象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损失程度范围非常宽广的事故 ,研究目的当然就是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损失 ;由于事故的发生既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 ,也有自然方面的原因 ,所以安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能是单一的 ,学科的属性也就具有人文、社会、自然等多重性。由于社会组织最有可能控制事故发生的原因 ,所以安全学科的研究范围一定是一个大到国家、地区 ,小到企业的社会组织 ,组织之内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损失的各种方法构成了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该学科有危险源、风险、事故、安全和危险 5个基本概念 ,也可以识别出至少 4条基本公理。以上述学科内涵为理论基础 ,可以构建出近年来作为讨论焦点的安全学科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94.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M is unnatural” view, and of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it. While many people have been reported to hold the view that GM is unnatural, many policy-makers and their advisor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view must be ignored or rejected, and that there are scientific reasons for doing so. Three “typical” examples of ways in which the “GM is unnatural” view has been treated by UK policy-makers and their advisors are explored. These are the Government’s position (DEFRA Report), the account of the 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 and the position of Nigel Halford, a scientist with an advisory role to the Government. I show that their accounts fail to mount a convincing critique. Then, I draw on an empirical research project held during  2003–2004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upon-Tyne in the north east of England. Scientists met with non-scientists in a range of facilitated one-to-one conversations (“exchanges”) on various environmental issues, one of which was on GM.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ome scientists who rejected the “GM is unnatural” view struggled to do so consistently. Their struggle i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a conflict between a so-called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a different worldview that underlies the concerns of those who held the “GM is unnatural” view. This worldview is explored further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ir concerns. What distinguishes this worldview from the “scientific” worldview is that the instrumentalization of the nonhuman world is questioned to a larger extent. I conclude that, because the underlying concerns of those who held the “GM is unnatural” view were not with GM as such, yet with a worldview that was considered to be problematic, and of which many GM applications were held to be expressions, policy-makers and their advisors should reflect on the critical worldview of those who claim that GM is unnatural if they want to engage seriously with their concerns.  相似文献   
995.
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阐述安全是人类社会稳定向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回顾安全工程专业建立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 ,是培养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在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 ,必须明确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和内涵 ,合理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 ,加强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 ,加强安全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996.
消防工程教育与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探讨消防工程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上 ,对消防工程教育目标及消防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消防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以及消防工程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新世纪里消防工程学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消防工程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火灾物理、火灾化学、建筑结构火灾特性、人与火灾的相互影响、火灾风险分析以及消防设计与管理等方面。消防工程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解决消防安全问题的工程师。能够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具备消防系统设计计算能力以及能够进行火灾风险综合分析是消防工程师的三大基本职业技能。由于消防问题的复杂性与跨学科性 ,消防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其发展和完善需要建立以科学原理和研究理论为基础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97.
由于过去我国工业基础较薄弱 ,矿业领域的安全问题较多等缘故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安全技术及工程”作为二级学科、专业被列在一级学科“矿业工程”的名下。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 ,各领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并且随着安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仍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列在“矿业工程”名下已不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笔者就“安全科学与工程”名称的内涵、单设一级学科 (专业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大量的论据 ,充分地阐述了应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998.
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宋卫国  于彦飞  陈涛 《火灾科学》2003,12(2):100-104
采用社会力模型对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现象进行了模拟,重现了实际疏散中出现的典型现象,着重研究了出口宽度、出口厚度等建筑结构特征以及期望速度等人群特征与疏散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建筑结构特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存在一个渐近关系;随着人群期望速度的变化,疏散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这些结果可望指导建筑物的疏散设计和建筑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999.
The notion that the idea of nature isnot quite the unbiased rule to designsustainable futures is obvious. But,nevertheless, questions about nature, how itfunctions and what it might aim at, is leadingthe controversial debates about bothsustainability and biotechnology. These tworesearch areas hardly have the same theorybackground. Whereas in the first concept, theidea of eternal cyclical processes is basic,the latter focuses on optimization. However,both concepts can work together, but only undera narrow range of public acceptance in Europe.The plausibility of arguments for usingbiotechnology within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varies according to the assumed part natureitself plays for reaching optimized states. Theculture related vision of nature's functionshas impact o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dealing not only with food crops but also withnon-food plants like renewable resources thatare used for energy or fiber production. Theseplants are grown to reach sustainable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a fundamentaldifference between regarding biofuels as``renewable' and ``regenerative,' due to thetens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the natural'and ``the sustainable.' Arguments ofoptimization, efficiency, and efficacy arecritical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take thepresent need for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forserious.  相似文献   
1000.
模糊回归分析和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回归分析和数据融合方法 ,该方法能够将多种不同条件 (不同仪器、人员、环境条件等 )下的测量数据进行融合 ,特别是可以将不同量纲的测量值进行数据融合。实际应用表明 ,模糊回归分析能够很好地消除工程测量中无法通过仪器校准的系统误差 ,数据融合方法可以减小其偶然误差 ,大大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