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1 毫秒
21.
黄鑫  刘凌江  周晓猛 《火灾科学》2011,20(4):200-205
使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粒径达到亚纳米量级(300nm-500mm)的磷酸铵盐灭火剂,建立了1.2m×1.2m×1.2m的小尺度灭火实验平台,开展了灭油池火和木垛火的全淹没灭火实验,对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的灭火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磷酸铵盐粉体的灭火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的灭火性能要明显高于普通粉体,并且在低压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灭火果。工作压力的增加会缩短粉体的灭火时间,但是对于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灭木垛火的情况,由于灭火时间相差示大,反而会导致灭火剂用量增加。  相似文献   
22.
The flash point temperature of Tri-n-butyl phosphate(TBP) and Tri-iso-amyl phosphate(TiAP) in n-dodecane binary mixture has been measured for the entire concentration range using the continuously closed cup flash point apparatus based on the ASTM D6450 method. The flash point was predicted using the UNIFAC group contribution model. The measured flash point wa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NRTL, UNIQUAC and Ideal solution models. The UNIFAC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the flash point fairly well for the TBP–dodecane mixture and for TiAP–dodecane mixture no improvements is obtained over the ideal solution assumption. The flash point shows positive deviation from ideal solution behavior for both the binary mixture.  相似文献   
23.
乐珍妮  蒋勇  邱榕 《火灾科学》2019,28(2):119-127
选用氯化钠为基体制备金属火灾超细干粉灭火剂。应用反溶剂法对其改性,使纳米疏水二氧化硅吸附在氯化钠晶体表面,其中分散剂为PEG-1000。结果表明,纳米疏水二氧化硅的添加有利于细化氯化钠颗粒,但过量的添加会起反作用,最佳用量为3 wt%左右,平均粒径为2.18μm。镁片灭火实验证明超细复合干粉的灭火性能明显好于传统氯化钠灭火剂(商用D类灭火剂),纳米疏水二氧化硅最佳添加量为3 wt%,此时灭火时间仅需传统灭火剂的一半。最后利用FDS5.0模拟干粉颗粒与燃烧火焰作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干粉覆盖对火焰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分析了复合干粉灭火机理。  相似文献   
24.
Fe2+EDTA溶液络合-铁还原脱除烟气中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Fe2 螯合剂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模拟烟气中O2体积分数对NO络合量的影响,以及铁粉用量、铁粉粒径、搅拌速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铁粉脱氮工艺条件,并对铁粉和铁屑的脱氮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4.2%,NO络合量下降90.2%;NO脱除效率随铁粉用量和反应器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铁粉粒径的增加而降低;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铁粉用量0.8g,铁粉粒径≤0.077mm,搅拌速度900r·min-1,在此条件下,对O2体积分数为5%的模拟烟气在搅拌反应器中可取得90%以上的NO脱除效率;用铁粉在1台搅拌反应器中取得的NO脱除效率和用铁屑在2个鼓泡反应器串联时所取得的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铝镁粉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了超细粉尘回收利用这一典型的清洁生产项目,良好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化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加入适量强磁性粉末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用磁粉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餐饮废水,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试验,结果表明,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适宜的磁粉加入量为700mg/L儿,磁粉粒度<1μm,CODcr去除率和出水透光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7.
针对煤质粉末活性炭最显著的热危险特性——自燃危险性进行试验。采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系统对煤质粉末活性炭进行自燃试验,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的最低着火温度;采用SDT Q600热重分析仪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时的热解和燃烧特性,通过TG/DTG曲线计算其着火温度,并进行热稳定性评价。粉尘层自燃试验结果表明,煤质粉末活性炭最低着火温度为400℃,具有自燃危险性,易形成阴燃;氮气气氛中热解试验表明,热解过程经历了室温~120.0℃和280.0~700.0℃两次轻缓失重阶段,646.44℃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0.082 6%/℃,自燃危险性较低;空气气氛中燃烧试验表明,燃烧过程经历了室温~95.5℃和300.0~600.0℃两次剧烈失重阶段,分别为吸附水分受热蒸发和氧化生成的有机官能团分解脱附导致,565.35℃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13.20%/min,粉末较强的氧气吸附效应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导致其自燃倾向较高,火灾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8.
在一级强化混凝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磁粉的加入对强化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温度的范围和最佳加药量.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了磁粉的加入对混凝沉淀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29.
烧结烟气脱硫灰中由于含有大量的亚硫酸钙和游离氧化钙,在将其直接用于胶凝材料时,不但延长凝结时间,降低早期强度,而且还容易导致水泥硬化体体积膨胀,恶化硬化体性能。实验研究了脱硫灰不同掺入方式和掺入量,以及氧化温度对复合粉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将脱硫灰经过550℃氧化处理后,再采用加水预拌的方式,在脱硫灰掺入量为5%时可获得具有较好反应性能的复合粉。  相似文献   
30.
1-Butyl-2,3-dimethylimidazolium nitrate ([Bmmim][NO3]), a kind of versatile and novel ionic liquids,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moder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Nevertheless, its thermal hazard safety data at high temperature or thermal disturbance conditions are currently unavailable.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thermal risk of [Bmmim][NO3] through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flash point analysis,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GA/DSC), TGA-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GA-FTIR)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analysis. Additionally, [Bmmim][NO3] was examined using isothermal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20, 230, 240, 250, 260 and 270 °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ash point of [Bmmim][NO3] is 305.70 ± 9.30 °C and th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is 341.00 ± 21.60 °C with an ignition delay time of 8.6 s. In addition, using the nitrogen atmosphere TGA data to calculate the activation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Friedman,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ods, roughly the sam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nally, TGA-FTIR results show that [Bmmim][NO3] produced acetylene, butane, butanol and carbon dioxide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data support and some guidance for the thermal hazard assessment and safety control of [Bmmim][NO3] during its use and st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