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安全性和运营角度对油库选址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分析对油库的安全稳定及有效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选取与安全和运营有关的人口企业数量、安全管理能力、消防设施规划、地形地质条件、铁路公路数量、市场投资收益、政策支持情况等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及合理程度分析,综合运用安全度与运营格局影响因素多元耦合关系,构建了油库区安全与运营评价体系,改进了原有的模糊层次法评价模型,并对某油库区安全度与运营格局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糊层次法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地址的优先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应用性,能够对不同地址的特点及评价权重进行有效分析,可见油库选址优先级评价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以为油库区地址的优选提供一定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2.
“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下农地整理的管护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农地整理建后管护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了农民满意度绩效量表,引入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构建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管护行为—管护绩效"的分析框架。以湖北省赤壁市黄盖湖农场和嘉鱼县潘家湾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比率标度法和熵权法生成绩效测度的组合权重并得到满意度绩效,运用调查数据检验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和管护行为对管护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组织结构的工作职能、成长机制以及管护行为中的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农民对农地整理的管护绩效评价接近于"一般",企业管护模式下黄盖湖农场和集体管护模式下潘家湾镇的管护绩效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征管护组织持续发展状态、内部结构完善程度的组织结构类变量以及表征管护资金投入、受益农民群体参与程度的管护行为类变量是显著影响管护绩效的解释变量;黄盖湖农场企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潘家湾镇的综合治理改革以及受到县级财政专项支持等外部要素是造成农地整理管护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验证了农地整理建后管护SCP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为提升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Payne, Scott M. and William W. Woessner, 2010. An Aquif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Analysis Tool for Watershed Managers in the Western 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46(5):1003-1023. DOI: 10.1111/j.1752-1688.2010.00472.x Abstract: Aquifers and groundwater systems can be classified using a variety of independent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geologic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the degree of connection with surface water,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In light of a growing global demand for water, an approach for classifying groundwater systems at the watershed scale is needed. A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that combines recognized methods and new approaches. The purpose of classification is to provide groundwater professionals, policy makers, and watershed managers with a widely applicable and repeatable system that reduces sometimes cumbersome complex databases and analyzes to straightforward terminology an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es basin geology, aquifer productivity, water quality, and the degree of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connection a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literature values, reference databases, and fundamental hydrologic and hydrogeologic principles.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treats dataset completeness as a variable and includes a tiered assessment protocol that depends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data. In addition, it assembles and catalogs groundwater information using a consistent set of nomenclature. It is designed to analyze and display results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apping tools.  相似文献   
54.
废弃线路板的粉碎和所含金属组分的高效解离是后续分选回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分别使用乙二胺等10种溶剂浸泡废弃线路板,比较对线路板中铜箔与基板间剥离强度的影响,从而筛选出4种有代表性的溶剂,即溶剂D、溶剂F、丙酮和水, 比较废弃线路板经化学溶胀后的单体解离度和获得一定粒径分布的颗粒所需的破碎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溶胀后破碎能大幅提高金属的单体解离度,浸泡效果的优良排序为:溶剂D>溶剂F>丙酮>水;浸泡时间越长,浸泡温度越高,对剥离强度的降低越有利;使用溶剂D在150℃、3 h或140℃、5 h的工艺下浸泡废弃线路板,可以使铜箔与基板自动脱落。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分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5.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56.
鄂尔多斯盆地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像元分解模型,利用LANDSATNDVI数据,估算了鄂尔多斯盆地2002年7月和2010年7月植被覆盖度,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2002年一2010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寻了引起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2年一2010年鄂尔多斯盆地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平均覆盖度增加了7.35%,改善和明显改善面积增加了35.67%,退化和明显退化面积增加了1.49%。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降雨量的增加和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过度的能源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57.
ESS试验温度循环次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温度循环试验数学模型,通过雷达单元实际筛选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在相同的温度范围、温变速率条件下,进行筛选度和循环次数的理论与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确定雷达组成电子单元温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的方法和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8.
本工作研究了全新世中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地的碳积累速率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综合多指标腐殖化度、有机碳含量、干容重和纤维素碳氧同位素重建了哈尼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并且基于定年、有机碳含量和干容重得到碳积累速率数据。哈尼泥炭时间加权平均碳积累速率28.3gC/(m2·a)。B/A暖期后期温暖湿润气候有利于碳积累,出现碳积累高峰。相对寒冷的新仙女木期碳积累速率有所降低。温暖湿润早中全新世虽有高泥炭分解,但高初级生产力还是占据主导作用,出现高碳积累速率。期间有两次火山碎屑层扰动了泥炭发育,导致碳积累速率下降。高碳积累速率一直持续到4ka BP左右大暖期结束。4.0~1.6ka BP太平洋季风减弱,泥炭表面偏干,加之降温导致低初级生产力,最终导致此阶段碳积累速率显著降低。之后季风不断增强,碳积累速率也随之增加。八次IRD降温,小冰期和新仙女木降温在哈尼都是冷湿气候组合。冷湿气候虽使有机物分解降低,但更大程度的抑制了初级生产力发展,导致低碳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59.
隶属度法和试行评价法对柳杨河两个断面及整个河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隶属度法不但可以确定某项污染物是污染等级,还能计算出超标倍数,对试行分析法进行了补充和订正,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断面和水体污染原因,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的实验过程可能引入的各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各分量进行评定,对测定不确定度做出评估。得出影响测定结果的几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