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介绍了脉冲电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其处理催化剂分子筛尾气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尾气很适合脉冲电旋风除尘处理,除尘效果较好,在进气含尘质量浓度为1324.9mg/m^3时,除尘效率达89.4%左右,粉尘驱进速度达0.15~0.17m/s,比常规电除尘技术提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32.
青岛酸雨天气边界层气象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岛地区酸雨成因研究表明,青岛市近代工业发展排放大量致酸物质、海洋上天然排放的二甲基硫是重要的原因;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的特殊规律是形成酸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大型天气形势起了辅助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1993年7月23日一次典型酸雨的实际例子,证明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33.
在河南油田开展旋流气浮除油装置的现场试验,考察进水流量和曝气量对旋流气浮除油装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8 m3/h、曝气量为0.5 L/min时,除油率最高达到96.03%;在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条件下,装置处理效果稳定;连续运行6 d内,进水含油量为174.57~1 193.15 mg/L时,出水含油量可以保持在137.38 mg/L以下,除油率为58.58%~94.53%。  相似文献   
34.
深水水下分离器服役过程中由于腐蚀、地质灾害和环境高压作用,存在失效泄漏风险。针对2 000 m超深水水下分离器可能存在的失效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分离器失效泄漏后果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分离器泄漏场景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2 000 m水深条件下分离器泄漏油气扩散规律,并考虑不同泄漏位置对油气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分离器泄漏包括压力扩散和自由扩散两个阶段,压力扩散阶段历时极短,自由扩散阶段耗时较长;泄漏口位置对泄漏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分离器上部泄漏,油气全部溢出,分离器中下部泄漏,大部分油气保留于分离器内部,最终形成分明的油气水界面;分离器内部压力随时间迅速上升,t=0.25 s左右接近于20 MPa,后期在20 MPa左右呈极微小波动,泄漏速率随分离器内部压力增大迅速减小,达到最低点之后,呈微小波动状变化。  相似文献   
35.
气旋活动对福岛核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WRF,根据Stohl推导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下称福岛核事故)发生后40 d内的137Cs排放量数据,对核污染物在中尺度区域的扩散传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选取近5年3次典型气旋个例(北方气旋、南方气旋和缓慢移动气旋)进行敏感性试验,以分析不同气旋系统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受中纬度西风带影响,核污染物主要向东部太平洋方向扩散;核事故发生后的5 d,受北方气旋和日本南部局地中尺度气旋2次气旋过程的影响,核污染物对日本本土部分地区影响较大,但影响时间不长. 典型气旋个例的敏感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北方气旋和南方气旋均可使核污染物对日本本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气旋移动速度较快,影响日本岛的时间较短,沉降量也较小;当出现缓慢移动气旋影响日本和周边地区时,可致污染物影响日本岛的时间延长,并直接进入东亚大陆.   相似文献   
36.
针对我国摆锤法下放安装风险分析研究空白的现状,基于工作安全分析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对水下分离器下放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考虑重力、海流力、浮力、阻力等多种复杂载荷,依据摆锤法下放步骤,分析水下分离器摆锤法下放过程受力情况,建立水下分离器下放过程受力关系。分析摆动过程中缆绳动张力随下放深度变化情况,为风险分析提出的有关水下分离器所受浮力、安装绳的动张力等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建立水下分离器摆锤法下放风险评估体系,为我国摆锤安装法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7.
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仍不清晰.采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49?—?2018年的最佳路径数据集、登陆热带气旋名录以及HadlSST数据,探讨近70 a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变化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1)70 a间,热带气旋生成个数以及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个数略有波动,但超强热带气旋个数生成以及登陆我国的个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大多生成于7、8、9月份,但4月以及11月也存在热带气旋生成并登陆现象.(2)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432个)、南海海域(199个)和东海海域(28个),且主要在我国广东(220个)、海南(153个)、台湾(146个)、福建(47个)登陆.(3)热带气旋生成及登陆我国气旋与全球海表温度具有高度相关性;与西太平洋海温呈正相关,与东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8.
借助CFD软件,采用RSM模型对螺旋式旋流器内的切向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器内部的流场分为螺旋通道内的准自由涡和内筒区域的准强制涡;在柱锥交界区域的内筒外壁附近有一低速区,易导致颗粒富集而出现高浓度区进而影响分离效率;此外通过改变入口速度和螺旋通道的螺距,研究对旋流器切向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流场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充分认识此类旋流器的分离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好氧-缺氧一体化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污水处理中对氮、磷去除率的要求和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存在的一些不足,为此,设计开发了一种好氧-缺氧一体化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该反应器对好氧循环流化区采用了独特的分格结构,当反应器处理规模增大时,在不增加反应器总体高度的基础上,保证了循环流化区的高径比。循环流化反应器与高效气浮分离反应器的耦合,克服了循环流化床以沉淀原理为基础的固液分离效果不佳的状况,既可以保证出水水质,又可以实现反应器的一体化。通过气体提升方式实现了好氧出水回流,使该种反应器能够实现脱氮和部分除磷的目的。该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它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负荷和去除有机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40.
旋风除尘器设计中压力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了旋风除尘器压力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构造了旋风除尘器压力降的数学模型,解决了旋风除尘器设计过程中压力降的计算问题,将所得模型与实际工业型旋风除尘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良好。模型对旋风除尘器的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