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31.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挖掘过程中污染物的分布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某污染场地挖掘过程中场地内及其周边空气中HCHs和DDTs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挖掘场地附近居民区经呼吸暴露途径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挖掘区附近居民区空气中HCHs和DDTs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秋冬季节浓度高,春夏季节浓度较低.ΣHCHs冬季浓度在5.65~133 ng·m-3之间,均值为28.6 ng·m-3;ΣDDTs冬季浓度在4.48~2 800 ng·m-3之间,均值为457.3 ng·m-3.ΣHCHs春季浓度在6.23~26.4 ng·m-3之间,均值为15.1 ng·m-3;ΣDDTs夏季浓度在3.17~8.1 ng·m-3之间,均值为6.1 ng·m-3,春夏季节施工可减少二次污染产生.居民区空气中HCHs和DDTs浓度与离地面高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n=33).挖掘区附近成人居民经呼吸暴露产生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但挖掘过程对幼年居民产生一定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因此,该类污染场地挖掘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抑制挖掘区污染物向空气扩散,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32.
应用3D-Sigma软件对小湾河谷的右岸边坡进行了河谷自然下切、河谷一次下切和河谷不下切3种情况下的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模拟,获得了3种模拟方案下的应力及变形结果,并进行了对比.认为下切过程对类似小湾库区河谷的边坡内应力、变形和坡体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从应力和变形角度解释了山体内裂隙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3.
研究分析了高邮地磁台1980~2001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江苏及邻近地区ML5.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4.
非煤矿山地下开挖工程安全等级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煤矿山地下工程开挖中经常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对其安全性评价尚缺较好的方法。笔者借鉴类似行业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多年地下工程安全经验,综合应用国内外岩体力学研究和测试的成果,建立了针对非煤矿山地下开挖工程的安全分级体系。以“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法)和岩体工程分类法为建立模型的基础,根据影响地下开挖工程主要因素及其权重分析,导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危险性的评价指数,并据此将工程分为Ⅰ~Ⅴ五个安全等级。以该方法对白银公司小铁山矿高分段胶结充填采矿法某试验采场的安全性进行分级,其结果和施工实际较为接近,说明分级方法有一定普适性。  相似文献   
35.
爆破震动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小湾边坡开挖爆破规模和强度大,爆破震动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现场爆破震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小湾边坡爆破震动传播衰减规律。从控制能量源、优化爆破参数、优化爆破网路、避免爆破震动积累损伤效应等几方面探讨减震降震措施,其方法正确、效果明显,提高了小湾边坡的动力稳定性,确保施工的连续顺利进行,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霍州西部地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破坏了许多房屋和耕地,并且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该地区地裂缝的成因尚不清楚,防治措施难以制订,其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房屋、耕地、水资源仍然受着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威胁。基于此种状况,在调查霍州地区采空塌陷地裂缝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了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认为,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和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雨水的冲蚀加速了地裂缝的扩展,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孔内外微差爆破技术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实践证明 ,这种爆破技术可控制爆破振动和飞石 ,提高爆破效率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陆地LNG卸料系统的物理设备、信息网络及人员操作的依赖关系和信息层、人员层对设备层故障传播的影响,基于面向基础设施弹性建模语言(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Oriented Modelling Language,IRML),从单层网络静态风险分析和多层依赖网络的动态传播2个方面,提出LNG...  相似文献   
39.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与其它支护结构体系相比较,双排桩支护形式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可有效限制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在深基坑支护中所体现的优良性能,提出了控制基坑变形的方法。并且针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某高铁线基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说明双排桩的支护设计方法和施工方便、不用设置横向支点、挡土结构受力条件好、保持基坑稳定、施工安全的优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40.
地铁施工灾害关键警兆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地铁施工灾害警兆的实时监测和重点跟踪,预防和减少地铁施工灾害的发生,应用WBS-RBS及关联规则对地铁施工灾害关键警兆监测指标进行科学选取。通过分析以往地铁施工事故,针对基坑工程采用WBS-RBS方法,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并运用基坑工程警兆监测指标关联规则模型对"地墙渗漏"警兆的20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警兆与监测指标的频繁项集,从而甄选出关键警兆监测指标。结果表明,由于关联规则的存在,当警兆监测指标组合中某个指标超过阈值时,组合中可能存在其他指标同时超过其指标阈值,因此这时应加强对其他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