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沈济  Shen ji 《环境化学》2001,20(2):112-118
从遥远海洋到重污染地区,在很宽的大气条件下,用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光化学典型产物O3的形成机理及其化学耦合作用,指出了影响形成O3的重要反应,在一些条件下,O3浓度对一些重要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归一化灵敏度系数异号,由于碳、氮化合物的化学耦合作用的非性现象使O3生成增加。大气中一些重要的光化学产物如O3,HNO3,HCHO,H2O2等形成中,DMS的化学耦合是弱耦合。  相似文献   
502.
滑坡与降雨的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林孝松  郭跃 《灾害学》2001,16(2):87-92
从暴雨频次、降雨的周期变化、降雨历时、降雨量以及雨型等方面研究了滑坡发生与降雨的耦合关系,发现它们与滑坡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的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3.
二维不规则海底地形对海底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海底地形对海底地震动的影响,并用有限元方法对二维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文中用参数分析的方法,就海底凸起地形和凹陷地形以及不同的海水深度,进行了海水与海床上体系在基底地震动输入下的流固耦合反应计算,取得了对所讨论问题的基本认识:(1)海床上高处的地震反应比低处的大,高处与低处间凹角处的反应则为最小;(2)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大,对凸起地形来说,海床上的地震反应趋小,而对凹陷地形来说,这一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4.
建立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尘土样品中贵金属元素Au、Pt、Pd、Ir、Ru、Rh的方法.样品用王水微波消解后,试液直接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6种贵金属元素.以Sc、Y、In作为内标物质,补偿了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6种贵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0.006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2,回收率为83%~97%,RSD<3.6%.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已成功地应用于尘土样品中微量贵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05.
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杨肖  陈彤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9):4444-4456
在2005~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发展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和能源子系统在2011年后长期滞后于粮食子系统,成为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2)2005~2018年,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从勉强耦合协调进入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时空特征.(3)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对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重庆、云南等西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影响程度在地理空间上均呈现出“北正南负”的空间特征;地方财政环保投入的影响程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大,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受该因素的影响最大;R&D投入强度对系统耦合协调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影响程度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多资源系统联合发展视角下的区域资源管理方式,减少对有限资源间的依赖性,改善人口规模及环保科技投入等因素,构建具有西部区域特色、体现资源优势、富有竞争力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06.
挖掘"双十一"与日常网络购物之间的耦合关注特征对制定营销策略和调配运输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百度指数获取网络用户对"双十一"与日常网络购物的关注度,计算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关注度两极分化显著,大部分城市的耦合协调等级较低。②耦合协调度空间正相关显著,呈现出东—中—西空间分异格局。③住户存款余额影响作用最大,消费能力决定消费倾向。④华北和东北地区属于消费主导区,西北和西南地区属于次消费主导区,华南地区属于生产主导区。  相似文献   
507.
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角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黄河上游地区三生功能状态、趋势以及耦合协调性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998—2017年黄河上游地区三生功能均显著上升,其中生产、生活功能的增长速率略高于生态功能;其相互作用随着时间从极低水平缓慢发展,先后经历了低水平和中等水平,最终发展到高等水平;耦合协调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波浪式发展,其中陕西省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但距离高度协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黄河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应根据三生功能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策略,从而解决生产、生态功能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