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7年,厦门PX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厦门人通过颇具创意的集体“散步”等方式,影响了政府决策,最终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这种集体“散步的”公众参与模式,初具了环评公众参与组织化模式的雏形。这种临时性的组织化模式在个人力量薄弱而环境保护组织又欠发达的情形下产生的,其影响力因其具有组织化模型而不可小视,又因其临时性而受到限制。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完善环评中公众参与组织化模式,建立专业的环保组织。  相似文献   
92.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Organizational Congruenc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ubstitution of organic solvents with vegetable agents for the cleaning of an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A solvent-free process is the goal of the Subsprint Project (Technology Transfer Program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is, study shows how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s improved by using vegetable agents, though this change may lead to some other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ts such as an increase of tbe time needed, monotony, and repetitiveness of the technical actions involved. The authors underline that the knowledge of the impact of the new technology on health help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istance to the change and its further amelioration.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非营利性组织与政府治理的关系出发,分析了非营利性组织在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对非营利性组织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在完善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发展非营利性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晓华  毛建明 《灾害学》2000,15(2):7-10
在概述自组织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分形理论在灾害学研究中的大量实际应用 ,初步揭示出了旱涝等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 ,并对进行灾害自组织性质研究的意义与方向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
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公私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公众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必须依据各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和主要环境问题,逐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损害评估法律、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损害评估、林业资源破坏损失估价、污染场地修复管理等方面已有一些基础,但整体上环境损害评估管理职能散落在不同政府部门,存在环境公益损害赔偿几乎尚未涉及,环境私益损害认定和赔偿严重不足等缺陷.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环保法庭和政府部门、考察现有相关评估机构和人员座谈、开展实际案例评估、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分析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损害形势,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机制,梳理现有相关环境损害评估机构,探索环境损害评估资金来源.针对我国环境损害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当前已有的管理与技术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对于推进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恢复的实践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环境损害定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者的过程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为了使培训工作实现程序化控制、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管理,本文在分析了安全培训机构及培训过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全培训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根据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现代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培训流程管理遵循的原则并建立了"派班-交验"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培训管理流程。根据安全培训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结合胜任能力模型确定了培训管理工作者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采用"派班-交验"的方式对培训工作者进行管理,并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97.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为了使培训工作实现程序化控制、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管理,本文在分析了安全培训机构及培训过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全培训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根据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现代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培训流程管理遵循的原则并建立了"派班-交验"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培训管理流程。根据安全培训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结合胜任能力模型确定了培训管理工作者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采用"派班-交验"的方式对培训工作者进行管理,并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98.
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层次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建立适当的管理层次体系非常重要。本文在论述各种区域划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应以行政功能区划为主,选择市(带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同时要兼顾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在我国以国家、省、市(带县)作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三级体系较为适宜;并论述了区域内部和外部的调控和优化  相似文献   
99.
Arnold R. Parr 《Disasters》1987,11(2):148-159
Disasters do not affect everyone in the same way. Safety needs of the ten per cnet of the population who are disabled prior to disaster must be ascertained; contingency plans and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to ensure that disabled persons. Consideration of the safety needs of disabled persons in disasters seems to have beenlargely neglected by emergency services and those voluntary and statutory organizations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disablement.  相似文献   
100.
Boundary organizations are situated between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have a goal of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hese sectors. They have been promoted as a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efforts by building strong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ientists, policy makers, industry, and practitioners (Cook et al. 2013). Although their promise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ory, the work of and expectations for boundary organizations are less defined in practic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ity, uncertainty, dissent, and tight budgets, so boundary organizations face the challenging task of demonstrating their value to diverse stakeholders. We examined the challenges boundary organizations face when seeking to evaluate their work and thus aimed to encourage more productive conversations about evaluation of boundary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projects. Although no off‐the‐shelf solution is available for a given boundary organization, we identified 4 principles that will support effective evaluation for boundary organizations: engage diverse stakeholders, support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assess contribution to change, and align evaluation with assumption and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