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论环境刑事诉讼上诉期间生态修复行为的法律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刑事诉讼上诉期间的生态环境修复行为逐渐被一些地方法院在二审程序中作为从宽减刑的情节考察。虽然此举有益于激励环境刑事被告人积极履行环境恢复义务,然则在未有明文规定的先决条件下贸然将其纳入从宽量刑考量,也许会打破传统二审救济纠错的应然功能设计,使得环境刑事诉讼二审功能的实现存在矛盾偏差。由是对于上诉期间发生的生态修复行为的法律定性,应明确归属于判决后刑罚执行阶段的减刑情节予以考量,并且为配合化解此类矛盾,我国须及时制定相应的专门法规、适用原则和配套制度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修复行为在环境刑事诉讼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532.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规定了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代表国家排他性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制度,为海洋环境公益提供了特殊的诉讼保护方式。因该项制度设计的粗疏以及关联政策、立法回应不足,造成对该条款规定的理论解释困惑和制度适用障碍,导致提起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类型受限、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诉讼程序衔接不畅、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两种角色"手段配合不当的突出问题,直接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功能发挥。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阐明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背后的诉讼法律关系和应用法理,完善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诉讼制度体系,实现海洋环境保护的诉权利益调整和诉讼秩序优化。重点是打破现有研究的思维定式,避免将《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规定的诉讼类型推演为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并作为讨论前提,明确该条款规定为带有维护海洋环境公益特点的"准环境公益诉讼",将其与"私益诉讼""国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合理界分,为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理顺各类型诉讼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关系。在此之下,完善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两种角色"作用发挥的制度设计,保障环境行政手段与诉讼保护手段之间的衔接配合,理顺海洋环境公益保护各类型诉讼提起的顺位与程序,促进各类诉讼手段各归其位,形成与行政保护机制的合力,最终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533.
以南京市为例,从核定范围、核定对象、调查内容、核算方法、核算结果校核等方面分析了初始排污权核定的总体思路,设计了初始排污权核定的工作程序。总结归纳了实践中存在的政策性问题、技术性问题及其他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加快相关政策条例的推进步伐、成立专门的技术机构、建立环保大数据平台、持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公众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