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8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1274篇
安全科学   2845篇
废物处理   258篇
环保管理   2003篇
综合类   5328篇
基础理论   884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13篇
评价与监测   548篇
社会与环境   845篇
灾害及防治   5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816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构成了其关键要素。本文基于PREEST系统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分析法。就中国1987~2001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projections,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ly is expected to roughly triple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50, particularly when the generations who were born between the 1950s and 1970s move through the age structure, and also because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and fertility rates have fallen, population aging is expected to put pressure on government's fiscal balance through higher old-age security benefits and health-care expenditures. This work draws together the broad range of elements involved within a consistent framework, based on a computable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structure. Further analysis using model simulation illustrates that the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the benefit rate, retirement ag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likely to be beneficial, and that an obvious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living standards is likely to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23.
Data on the existence of a specific system regulating the growth, size, and structure of enterobacterial populations are first summarized in terms of the chemical ecology concept formulated by S.S. Shvarts. The role of this system in transgene functioning is described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lux operon integrated into Escherichia coli. A relatively simple test for estimating such interactions is proposed.Translated from Ekologiya, No. 2, 2005, pp. 91–96.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Pshenichnov, Maslennikova, Nikitina.  相似文献   
24.
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子系统,内容涉及养老保险人数、机构设置、基金管理和代际平衡四个子目标。应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0-2001年养老保险建设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基金管理,行政管理和代际失衡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南宁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倍左右 ,城区又高于郊区 2倍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用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得知污染物对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关联 ,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TSP >降尘 >SO2 >NOx ,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由于我国对企业特别是海外来大陆投资的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致使不少企业屡次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度,要求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以制度和伦理道德为约束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探讨了相关的几个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实质。通过该系统的管理执行,使企业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安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7.
The effect of mountain relief and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 on biometric parameters of pine stands was studied. The empirical–statistical models of the dependence of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arameters of forest sites were developed using raster modeling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possibility of predicting changes in the biometric parameters at any site on the basis of these models is shown.  相似文献   
28.
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社区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广受关注,建立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态社区本身系统特点的探讨,尝试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功能,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本文在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用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而探索耕地补偿制度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应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以地补地”和“缴费补地”的方式相结合。既通过土地整理.在提商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又要落实耕地开垦费.扶持库区的土地整理。从而使库区的耕地占补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0.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